第A03版:设计

全国第五个都市圈规划《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

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官网正式公布“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都市圈规划之后,国家批复的第五个都市圈规划,也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一个。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指出,《规划》实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更好带动周边城镇联动发展,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建立健全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提升都市圈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支撑能力,更好助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2021年9月28日,发布的《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陕西将构建“一圈四极六城多镇”的城镇发展格局。其中,“一圈”就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为核心,渭南中心城区、铜川中心城区、杨凌示范区为副中心组成的西安都市圈,是该省发展的核心区域。

去年4月起,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陕西发改委着手启动《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以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为切入点,围绕规划范围、空间格局等重点问题深化研究论证,并广泛征求省级相关部门和地市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形成了规划文本,经省政府同意后,正式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定。

在近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公布后,陕西发改委在阐述批复过程中披露最终版规划的关键信息。

西安都市圈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部分区县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1800多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3万亿元。

围绕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协同高效、产业分工协作、改革开放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文化传承发展、城乡深度融合。

规划目标:到202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到2035年,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获批出台实施,对于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支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以及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陕西省政府印发实施《规划》后,省市相关部门,将全面抓好《规划》各项任务落实,特别是推动都市圈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建设,着力提高都市圈现代化水平,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规划学会)

2022-04-04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6562.html 1 3 全国第五个都市圈规划《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