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筑人物

骆仕海:砥砺奋进,追寻星辰大“海”

骆仕海,1998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建二局南通大学教学组团及辅助设施建设项目项目经理。23年来,从施工员到项目经理,他先后参与14个项目,以实干“建筑”人生。他所管理的项目和团队先后斩获中建二局“优秀青年突击队”“模范职工小家”“局观摩工地”“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公司年度优秀项目”等多项殊荣,并多次获得“优秀项目经理”等荣誉。

躬行实践传承蓝色梦想

实干是造就人才的最好课堂。灰头土脸,甚至有些蓬头垢面的骆仕海攀援着木架,衣服上还残留着斑驳的水泥点,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年仅22岁的刚参加工作的新“建筑人”。1998年大学毕业,他便加入中建二局镇江金东纸业项目,成为工地上一名普通的施工员,烈日下闪着荧光绿的反光背心,夜空下亮着幽幽灯光的会议室是项目岁月的真实写照。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施工员,要像钉子一样,不断地钻,不断地学。”刚毕业的骆仕海,由于缺少施工经验,不说吃透,连看懂图纸都成了奢望。为了快速成长,骆仕海给自己制定了“进步三部曲”——多干、多问、多总结。东方刚泛起鱼肚白,他拿着设计图纸到办公室整理施工思路,厚重的图纸册子早已被他翻得磨去了边角,红的线、黑的圈交织在一起,他打开一旁的笔记本将梳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领导请教。白天奋战在一线的是他,夜晚整理施工笔记的也是他,他总是比别人更能吃苦、更爱钻研。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看书、读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经过三年多的沉淀、一千多个昼夜的厚积,成功通过了二级和一级市政建造师资格考试。

正是凭借不服输、肯吃苦、能钻研的干劲,他在主持上海上隽嘉苑项目时,带领团队提前半年完成所有的节点目标任务,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业主单位的高度赞扬,用实干诠释“品质”担当。随后的十余年,他被派到文一春风里、文一繁华里、增城等多个重要项目主持工作。

红色基因锻造蓝色力量

实干是梦想成真的重要基石。2020年,骆仕海出任中建二局土木集团总承包分公司丰县项目项目经理。作为分公司在丰县的首个EPC项目,它不仅是开拓徐州市场的“样板间”,更是打通江苏动脉的根据地,项目上下达成共识:必须完美履约。不到15天的开工准备时间、南方夏季极其闷热的天气,施工期间配合建设情况随时调整的施工计划,面对必须打赢的履约攻坚战,骆仕海义无反顾担起建设家居产业园的重任。

自开工建设以来,以骆仕海为首的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工程过硬,团队优秀,履约完美”目标,成立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先后开展“安全在心头,首吊保成功”“攻坚大干80天,决胜四季度”等活动,掀起施工热潮。骆仕海每日召开班组会,结合工程工期,制定每周进度计划,强化资源组织形式,为“加速构建丰县家具产业集群”打下坚实基础。

在骆仕海的带领下,丰县项目以开工1个月完成基础工程,20天完成776根钢柱的加工和安装工作,保质保量完成2021年度“5·30”工程节点,提前验收16栋厂房的速度高效履约,并荣获2020年度“局观摩工地”、2021年度上半年徐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等多项荣誉。

技术优化赋能蓝色实践

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2021年9月,公司中标南通大学项目,骆仕海带领团队挥师南通书写建设新篇章。从项目动土开工到主体结构完工,他主持参与图纸设计优化创效工作,亲自分解并落实科技成果指标,组织完成并实施设计优化40余项。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屋面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坡面问题,骆仕海组织技术人员考察、调研,编写并不断优化技术方案,反复试验、对比方案效果,说服业主改变原来的建筑找坡方案,采用优化后的结构找坡方案,成功减少了3道工序,缩短了近半个月的工期。南通大学项目体育馆空间跨度近百米,大跨度钢结构对于吊装、滑移、合拢的精确度要求高,针对这一难题,骆仕海带领团队围绕设计优化、方案优化、成果转换等方面进行攻坚克难,最终,一套缜密的超大跨度钢结构安装施工工艺方案成功“出炉”,提高了结构主体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除此之外,骆仕海积极响应双碳目标,通过优化设计践行“新发展理念”。项目地处江浙沿海,雨水较丰沛,为解决积水带来的地下施工“浮肿”问题,他安排专人进行水泵抽水,并修建雨水沉降池,水资源经过处理后用作车辆冲刷和绿植灌溉,每日节水量达20余吨。并在内部主干道上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照明灯具,每年节电量超1500度。 (吴晓慧 陶欣)

2022-06-02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6956.html 1 3 骆仕海:砥砺奋进,追寻星辰大“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