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钢结构

内蒙古首座4F级机场钢屋盖顺利首提

近日,随着精工钢构呼市新机场项目部总指挥一声令下,呼和浩特新机场航站楼第一片钢屋盖分区在22台提升器的牵引下平稳提升;该片钢屋盖重达1720吨,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为整个钢屋盖体量的五分之一。第一片钢屋盖的顺利提升,标志着该航站楼屋盖钢结构进入施工高峰期。

项目概况

呼和浩特新机场距离呼和浩特市中心约38.5公里,是4F级国际干线机场、西部地区大型区域性枢纽机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机场。主体航站楼取意呼和浩特特色马鞍以及哈达形象,平面布局采取了曲线构型设计,分为T1主航站楼及4指廊构型,共设有19座固定登机桥,25个近机位。

钢结构概况

航站楼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其中第三层为局部钢框架房中房。屋面钢结构主要为高区屋面钢结构、低区屋面钢结构以及指廊钢结构。

高屋盖部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航站楼上部平面斜交桁架区域、飘带立体桁架区域以及下部支撑钢柱,高屋盖呈左右对称,面宽度分别为300米、420米,南北长度214米,其中南侧悬挑37.5米,北侧悬挑22.4米。最大标高43米。

高屋面施工方案概述

主楼高屋面钢结构主要为空间结构,最外侧飘带造型部分为立体桁架,根据主楼高屋面结构特点及下部土建布置情况,将高屋面钢结构分为两个施工分区,其中候机楼上部区域空间桁架为分块提升区,外侧飘带立体桁架为分段吊装区。

高屋面桁架整体呈倾斜姿态,提升时将其分为5个提升分区,各分区分别在10米标高楼面进行拼装,然后分别提升至设计标高,最后进行高空补杆。桁架最大顶标高约41米,最大提升高度约30米。屋盖桁架两侧提升点考虑利用已有钢柱进行设置,跨中位置提升点设置门式提升架。

项目关键技术

基于附加应力评估标准的全过程仿真分析

航站楼高屋面外围设置28个支座与钢柱铰接,内部仅设置8根摇摆柱,其中4根摇摆柱与屋面天窗密封索柔性连接;整体呈现出造型优美、结构轻盈、传力高效等特点,但同时也带来了大跨度、大悬挑、结构柔等施工难点;为保证结构提升过程中构件的安全储备,通过全过程仿真分析,对施工过程中的应力水平以及施工完成后的附加应力水平进行双控,保证施工过程以及使用阶段结构安全可靠。

考虑应力分布的节点优选设计

摇摆柱与天窗密封索连接节点构造复杂,须同时满足建筑造型、密封索连接、钢柱连接、天窗膜结构连接等要求,我司综合各相关单位需求,采用Rhino进行建模,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节点应力分布特点,通过Grasshopper电池组进行模型优化,最终确定节点构造。

分布式提升架应用

高屋面提升1区、提升2区共设置44个提升点,为保证屋面应力分布均匀,提升点设置位置较为分散,柱顶、跨中、天窗等区域均设置有提升点;为解决杆件碰撞、楼层反顶、施工便利等问题,我司采用分布式设计思维,结合具体位置灵活设置不同类型提升架,不同类型提升架均保证强度与刚度在同一范围内,确保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后疫情时代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近期全国疫情呈现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的态势,对现场施工影响较大;本项目构件种类多、数量大,如何保证构件的及时性、配套性是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我司自主开发的BIM+管理平台,集成设计、生产、仓储、物流、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解决方案,该平台智慧生产系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计划管理,自动发起构件进场预警、物流追溯等,可有效提升交货速度,降低构件库存,全力保障现场施工生产。

“精于技术、工于品质”,精工钢构发扬“用心做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真诚待人,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的价值观,始终把客户满意度放在首位,急客户之所急,千方百计抓进度、保质量、促安全,致力于将呼和浩特新机场打造成展示呼市新形象的精品工程。 (精工钢构)

2022-06-30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7276.html 1 3 内蒙古首座4F级机场钢屋盖顺利首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