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在上海疫情期间
上海今年三月疫情全面暴发后,全面实行封控管理,2个月的“静默”,严重影响到上海建设工程咨询企业的正常经营和项目的接洽。对此,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本着为会员服务的初心,开展了“疫情影响下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企业经营情况调研”,切实反映上海建设工程咨询企业的困境,针对会员单位的实际困难,提出了14条建议,并呼吁建设主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工程咨询企业渡过难关。
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的《疫情影响下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企业经营情况调研》报告共分为两部分,一是企业目前情况;二是企业对策和建议。调研报告从疫情影响下上海工程监理、造价咨询和招标代理企业的经营困境、遇到的问题入手,较为详尽地调研了企业目前状况。从业务及经营方面调查得知,从3月份起,建设工程咨询企业上海地区经营活动全面受限,4至5月份整个咨询行业绝大部分企业经营情况呈断崖式滑坡,尤其5月份,多数企业经营完全停滞,收入为零。与此同时,受疫情封控影响,外地项目投标也无法实现;另外,解封以后,由于受到经济整体情况影响,后续可能存在部分业主、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取消或消减,所以疫情影响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从企业财务方面来看,自3月份开始到6月中下旬,工程监理企业所属上海区域项目受疫情影响已整整3个月没有实物工作量,而企业成本支出还在增加,3到7月期间监理收费近乎停滞,企业流动资金枯竭。同时,疫情造成了监理工作投入和成本的增加,已复工项目,监理人员需要实行全部封闭管理,建设单位不同意防范区居家隔离人员返岗,造成人员闲置,建设单位又不计算居家隔离人员费用,导致企业资金压力增大。疫情防控阶段,企业本部无法正常开具、快递发票,前期费用延迟结算,再加上在建项目停工,或导致后续数月到款大幅减少,对资金产生较大压力。因不能正常报销,可能影响项目进度,人员工资、社保、生活成本资金巨大,2022年度收款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财务指标都将受到影响。
而造价咨询和招标代理企业,虽然在流动资金储备方面情况稍好,但是依然面临不小挑战。同时,由于疫情影响,建设单位的资金压力也会增大,预计后期的回款难度会增加。
针对工程监理企业的特点,调研报告从抗疫的责任、原材料供应及运输,现场施工人员不足、人员回流安排困难、存在感染风险等,监理工作检查、项目管理安全隐患等5个方面遇到的问题。
对造价咨询和招标代理企业遇到的问题也不少,项目无法安排驻场和参加工地现场例会,尤其是处于分阶段结算中的项目结算;物流无法正常揽件,发票、报告委托方没办法收件和流转;评审专家分散异地评审,对专家的专业能力、线上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对招标代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制作、投标保函及银行资信证明开具、递交投标文件等过程中均存在部分困难;远程开评标缺乏统一标准,后续存在风险等。
针对3月至5月在上海疫情封控期间的上海工程咨询企业的困境状况及遇到的问题,该协会呼吁建设管理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工程咨询企业,并建议政府下半年能及时推出一系列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以国有投资带动私人投资,推动建筑上下游产业链,挽回上半年的项目开工损失。
建议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任何政策、规定的出台能够更加切合实际,要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让政策“扶持”更加“需要扶持”的群体;同时,政策出台可以更加明朗化、具体化以及可操作性。
建议减少或取消各种年检、检查。鉴于今年的疫情,复工复产后,企业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物力应对经营生产,许多业主也会为了挽回损失而出现抢时间、抢进度的情况,工程咨询公司将面临巨大压力。希望相关部门下半年度各种年检、检查能尽量减少,或者可以暂时取消。
建议尽快推进“无纸化”进程及执业用章的电子化。希望加快推进咨询行业尤其是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和政府采购服务无纸化进程。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发生,意识到传统操作和管理方法上存在巨大不足;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让远程办公、无纸化操作成为可能,可以缩短乃至消除空间障碍;推行执业用章的电子化转变。目前,各种单位公章、合同章、企业一证通等均推出了电子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目前个人执业章尚未普及使用电子章,这对专业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疫情之下,“成果文件容易出,用印盖章极其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给予防疫资金补贴。建议主管部门针对疫情期间参建单位的成本补贴统一出台政策;本次疫情以来,多方发文保障建筑工人的工资待遇和建筑企业的防疫经费,要纳入造价成本之中,但同样承担责任的工程监理企业,却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已明确防疫费用纳入工程造价,也应明确等比例提高监理取费,防疫期监理开展的工作也应合理计入监理服务费。如果政府主管部门不明确发文,监理企业要在增加费用,是缺乏依据的。监理单位在本次疫情中,和施工单位一样在履职,要求没有降低,却得不到相应保护,这也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
建议解决“远程评标”问题。尽快实现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开评标,财政局的政府采购项目,建议允许远程视频连线开标和评标工作,加快推进政府项目的落地和执行。同时在招标投标中,远程投标、开标在技术上、法律风险的规避上已经基本可以解决,但专家“远程评标”的技术与法律风险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解决;确保审批平台及各类系统稳定运行。招标代理工作上半年的工作量相对集中,又遇到疫情严重影响,估计解封后工作强度高度增加,各招标代理企业井喷式启动,会带来各项审批流程和网上系统超负荷运转。希望政府对审批平台、专家抽取系统、评标系统等能确保畅通,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
建议进场招标项目增加开评标时间。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在招标代理服务领域,为使开标和评标工作尽快恢复,项目顺利开展,如招标代理企业具备满足开标评要求的场所,建议是否可以允许在招标代理企业的场所内进行开标和评标,或周六增加开评标的时间。
此外,该调研报告还在进一步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开展各类专题交流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