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关中大地的西安建工集团,始终唱响“耕耘美丽中国,共享美好生活”的时代口号,立足西安,放眼全国,为各地建设了一个个巧夺天工、惠及民生的精品工程。
这座场馆在井研“亮晶晶”
天高云淡,碧光如洗,一幅精美的建筑作品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井研县城中心地带的幸福公园,一座造型别致、白色闪耀的体育馆成了公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景致。这就是西安建工建总集团施工建设的井研县体育公园新建项目现场。
井研曾以“岩盐”盛名,场馆设计融合了井研特有的丘陵地貌,环绕场馆顶部双曲面幕墙的一圈“颗粒”,便如同放大后的晶莹洁白的“盐晶粒”。这座已成为县城新地标的精美绝伦的现代建筑,它穿越了历史的风云,向世人讲述着井研县的“盐”文化,体现着这里的地域特色,更以独特身姿展示着西安建工的品牌形象。
幸福公园将作为2022年四川省第十四届省运会群众组篮球比赛及广播体操比赛的承办场馆,这里已然成了井研县城的体育公园,体育场馆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设4000多个可移动座位,4个篮球场、8个羽毛球场、8个乒乓球场、一座11人标准足球场以及一条500米的环公园人行跑道。
西安建工建总集团承担了井研县城南社区基本设施建设PPP项目内的十大类项目,包含场馆建设、道路和城区改造。所有项目中最核心的是幸福公园场馆项目。虽然其工程体量大、施工难度高,曲面、异形结构多,综合难度大,但建总人克服疫情反复以及资源调配等施工困难,始终坚持“提高站位、提升标准、夯实责任、强化执行”的十六字方针,科学统筹、循序渐进,才使这座县城新地标成为井研新名片。
为了阆中更好的“风水”
山水相宜、人文荟萃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阆中古城,以八卦之状,摆放在天地之间。这里四面环山,水绕山环,水在山中,城在水中。
春节发源地,阆中天下稀。
阆宛如仙境,风水第一城。
好风水需要千秋万代来保护。为了使嘉陵江水更清,为了使城市更美丽,阆中市政府着手古城区污水处理规模提升,一旦处理不及时不到位,污水会溢流进入嘉陵江,对江水造成严重污染。
两年前,西安建工交建集团担负起了阆中古城水环境治理的责任。他们怀着对古城风水的敬畏,带着大西北人的敦厚和市政建设的实力,来到了美丽的嘉陵江畔,在大盘龙山下安营扎寨,开始为阆中市修建污水处理厂。他们克服这里地质地形复杂、气象条件影响等天然客观困难,科学预埋管件,保证抗渗抗裂要求,精心安装、环环相扣,圆满完成了新建污水处理厂5.0万立方米/天的目标任务。维修车间、水泵房、沉砂池、生化池、消毒池、脱水间、加药间等有序分布在这约80多亩的山林间,以山为邻、以水为伴,成为扼住污水侵入、维护江水清洁、保卫阆中风水的钢铁堡垒。
青山绿水间,西建交建人所建设的这项工程,如一条银色的船舰,停泊在嘉陵江左岸。西安建工集团给美丽的阆中赋予了新的城市生机,给奔流不息的嘉陵江水注入了符合标准的洁净水流,使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永远在宜居的环境中休养生息,使“天下风水第一城”的阆中风水永恒,美丽长在。
顺江而望,一座高阁矗立在山川翠林中,听闻那是阆中的“滕王阁”,也是喜爱山水的滕王李元婴当年所建。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曾因少年才子王勃作序而驰名中外,而阆中的“滕王阁”由于杜甫的一首诗而镌刻在阆中山水中。
诗云: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
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荷美覃塘,因他们而更精彩
贵港以荷花而享誉天下,荷花是贵港的城市风景和自然特色。隶属于贵港市区内的覃塘区,因其区内山水风光秀美旖旎,全区倾力打造荷美覃塘这一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2020年4月西安建工人裹挟着大秦之风,与中铁二十局一起,担负起了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全域旅游PPP项目的施工建设任务,使昔日的荒地变成了水波荡漾、风光迷人的城市打卡地。精美宏大的荷花造型,既释放着覃塘的城市特色,更展示着西安建工人的匠心独运。
发展全域旅游是贵港市的大手笔,既体现了贵港市对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更是这座城市与时俱进、追随时代发展脚步的成功体现。西安建工交建集团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在广西这片异乡土地上躬耕细作,大展拳脚,把市政人河道水域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旅游景点建设所积攒的成功丰富的经验,全部施展在了荷美覃塘全域旅游项目的施工中。
项目部精心组织管理,科学统筹施工,大家以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打得赢仗的西安建工铁军精神,先后完成了政府要求的几个重大工程节点,为覃塘区荣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支永远活力四射、聚集精兵悍将的项目管理团队现已成为活跃在贵港城市建设、打造全域旅游项目的主力军。他们以实际行动和出色业绩,向贵港市陆续交出一份份满意的城市建设答卷。
如今,在覃塘区美丽乡村示范点对面,藕像西街研学基地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研学基地是按照5A级装修标准设计施工,届时将成为广西功能最全、标准最高的研学基地。
目光穿过荷叶浮动的藕田,有一处雕塑最引人注目,只见石头雕刻的船上,压着一块巨石,上刻“廉石”二字,这便是“廉石压舟”的故事。公元217年,东吴郁林郡(今贵港市)太守陆绩卸任归乡时,因所携甚简,船轻不禁风浪,遂于当地取石压船,这用于压船的大石因此而得名“廉石”。
西安建工人将“廉石压舟”的故事以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塑在莲花簇拥、水波涟漪的景区廉政公园内,从而使这个流传千古的感人故事,不断在新时代放射出灿烂光辉,更是把贵港市独一无二的廉政文化推上一个历史新高度。
西安建工,如同一个巧夺天工的绘画师,正在祖国南部创造着一个个令人惊艳的作品,也把西安建工的品牌不断在祖国城乡展示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