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业界·资讯

加快本土BIM研发 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

设计企业要抓住智能建造新机遇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征集遴选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智能建造”,为我国全面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建筑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发展新机遇。设计作为建筑业价值链重要的环节之一,与智能建造的发展必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BIM等技术的应用提升智能建造在建筑业中的实操性和融合力,既是设计企业的重要责任,也是设计企业的历史机遇。

到底什么是智能建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这样定义:智能建造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工业化建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工程建造创新模式,通过系统融合大数据分析、智能算法、知识自动化等技术,实现知识驱动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建造活动。其本质是通过人与智能化工具设备高效地合作共事,不断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工程建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将工程建造推进到高度集成化、柔性化和智能化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肖旭文认为,智能建造是面向工程产品全生命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建造生产水平提升和现场作业赋能的高级阶段,是工程立项策划、设计和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信息感知、传输、积累和系统化过程,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控平台,在既定的时空范围内通过功能互补的机器人完成各种工艺操作,实现人工智能与建造要求深度融合的一种建造方式。支撑智能建造的基础工作是三维图形描述、图形引擎和平台的开发以及建筑的三维空间描述和真实感表达的系列软件开发。

从智能建造的发展背景来看,5G、超级计算机、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为数字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国家层面已将智能建造作为建筑行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筑工程因智能建筑技术的成功应用也发生了变革,新技术在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等全生明周期内发挥了出色的技术优势。

不过,当前智能建造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较为初级的探索阶段。肖旭文认为,推进智能建造,科技研发工作必须先行。智能建造是传统建造技术与现代化技术高度融合的建造方法,其综合性和创新性极强,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科研工作先行,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持续进行科技攻关,方能取得实质性效果。

设计企业如何赋能智能建造?

肖旭文表示,支撑智能建造的基础工作是三维图形描述、图形引擎和平台的开发以及建筑的三维空间描述和真实感表达的系列软件开发。推进智能建造应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图形系统;二是研发BIM;三是构建基于BIM的EIM管控平台;四是研制人工智能设施,如智能监测设施、功能各异的机器人设施等。现行BIM三维图形输入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与我国技术人员熟悉的输入方法不相吻合,普及性差。应该凝聚优势资源,创新开发思路,在我国技术人员熟悉的平面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系统的内设转换软件,自动生成三维空间图形,进行真实感表现,攻克“卡脖子”的三维图形系统的技术难关,研究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图形引擎、平台和符合中国建造需求的BIM系统。

丁烈云认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充分理解“数据驱动”是智能建造的根本特征;二是要以价值为导向,实现提质增效,避免简单地堆砌信息技术;三是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科学合理统筹规划。

在具体操作上如何发挥设计企业技术作用,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乐成洲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是着眼优势领域,搭建专业平台。

对于设计企业来说,可以先凭借其积累的设计经验,借助数字技术,搭建一体化的专业平台,促进设计模块之间的联动合作,打通横纵向沟通壁垒;着手设计流程的动态监控与动态调整,整体把控设计工作进度,提升设计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BIM技术的应用程度,促进设计的可视化、信息传导的高效化、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等;融合GIS技术、三维打印等最新技术,进一步提升设计的智能化程度,在智能建造的流程内扮演好“大脑”的角色,综合建造的前端与末端需求,进一步推动智能建造的终端成果落地。

二是提供应用建议,增强智能建造实操性。

当前,建筑领域企业普遍处于初级的转型阶段,长久形成的思维惯性、工作习惯与工作模式仍处在痛苦的打磨转变阶段。设计基于服务性质,为社会提供的是专业、知识性的服务,其人力资源的受教育程度与专业化程度均领先业内,决定了设计企业对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接受程度均强于其他建筑企业,因此设计企业应在技术应用上要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其次,设计企业长年累月积累的项目经验,能够引领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更贴合一线的应用模式,其成果将最终指导施工企业工作,同时也是对价值链内所有理念与想法的综合具现。在这个环节,设计企业宜平衡技术追求与技术应用,筛选适合建筑企业的技术,探索智能建造的合理模式,为智能建造提供应用建议,增强智能建造的实操性。

三是建设数据、工具库,推动智能建造标准化。

设计企业通过建立项目数据库,建立常态化的数据分析机制,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提升信息的利用效率;其次,通过建设设计工具库,统筹内部工具应用,用统一工具的方式提升工作标准化程度,解决流程上的标准不一造成的沟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最后,通过采用数据填充的方式,利用智慧建造技术进行智能分析,推动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提升,从而助推智能建造的标准化机制建设,实现高度标准化、规模化,促进智能建造各环节的工作协同,彼此互补。 (陈文)

2022-07-18 陈雯 加快本土BIM研发 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7610.html 1 3 设计企业要抓住智能建造新机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