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特别报道

量身定制“排水通道”

穿着重达五六斤、连着套鞋的背带皮裤,在珠江出海口附近的滩涂上,工人正熟练地测量从排水板中抽出的钢丝。“所有排水板施打深度均符合施工要求!”听到汇报,项目副总工卢家亿不禁长舒一口气。

由中交四航院设计,中交四航局、振华重工承建的广州港南沙四期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建成投产后,南沙港区集装箱码头布局将更加完善,广州港的港口物流竞争力和港口集聚辐射力将进一步提升。码头施工地基处理总量约121万平方米,软基处理作为码头建设的基础,直接决定着码头的建设质量。

“软基处理就好比把一片泥泞的稀泥塘,处理成坚硬的地质。”卢家亿介绍道。排水板施工作为软基处理的关键一步,需要使用插板机将排水板插入软土地基,在上部预压荷载作用下,将软土地基中空隙水由排水板排到砂垫层,再由横向塑料排水管通过真空泵将水抽出,从而实现地基加固、硬化的目的。

南沙四期软基要想把水分完全抽出,需打设总长约2800万米的塑料排水板,充当水分输出的“血管”。此外设计要求这根“血管”要延展到地底18至32米,才能保证地基加固质量。

采用传统的排水板材料进行施工,无法核实测量排水板施打深度,需要人员现场对每根排水板进行记录从而确定施打深度,不仅工序繁琐、耗时耗工耗力,还难以全方位实时监控施打深度,导致真空预压效果大打折扣,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后续码头沉降。为保证码头建设质量,一场排水板工艺革新势在必行。

但想要完成工艺革新决不是一件易事,团队冥思苦想许久,始终没有找到“最优解”。一次偶然机会,卢家亿看到工人使用卷尺丈量距离突发灵感,“既然传统排水板行不通,我们不妨给排水板量身定做‘刻度尺’。”卢家亿提出的新思路使得团队眼前一亮。

说干就干,项目围绕新思路迅速成立了创新小组。为实现施打深度精准,团队联合厂家在新型排水板——可测深排水板的基础上,在排水板滤模上加设了刻度线,并在板芯中嵌入了与排水板长度相同的钢丝。当排水板打入地底后,通过观察滤模上的刻度,可直观判断施打深度。软基处理施工结束后,检测人员不需要将排水板“连根拔起”,只需将钢丝从排水板中抽出,直接测量钢丝长度,便可实现对排水板施打深度准确计量和结算。

新材料有了,但想要应用到施工任重而道远。在进行试验时,钢丝断裂难题成了“拦路虎”。由于排水板施打深度较深,钢丝抽出过程中极易断裂,严重影响测量精度。为此,技术团队对数十种材料进行比较试验,选取一种高强度低变形钢丝,有效解决了钢丝因强度不够而断裂的问题。问题解决后,团队采用新型排水板替代了传统排水板,不仅使测量工作变得简单有效,还将施打深度偏差度测量控制在5厘米以内,保障了地基施工质量。“通过工艺上的细小创新,我们成功解决了施工生产难题,为后续施工节省了人力物力。”卢家亿兴奋地说道。

在夕阳的映衬下,一条条排水板精准无误打入地底。从空中俯瞰,数不胜数的排水板纷纷从地底“探”出头来,随着水流的涌动翩翩起舞。

(梁胜 林文琪)

2022-07-21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7657.html 1 3 量身定制“排水通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