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佩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相继创作出版了三部建筑业题材小说后,建筑业老兵姚立发继续保持赤子热情,今年再度为读者奉献出小说新作《筑梦精建》。作品记录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筑梦征程,弘扬了“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的思想,讴歌了向上为善、创新守正的时代新风。
记者问这位已经步入望八之年的建筑业老兵:“为什么至今还在笔耕不辍写小说,念念不忘耕耘了一辈子的建筑业?”他说:“我不是专业作家,曾有一外国人称我是中国最大的‘包工头’。那我为什么要写小说呢?如说是作家行为,实在是自不量力。这是为了表达一种诉求,一种心愿,一种情节。”
这部作品是一部“创业史”,讲述小说主人公建筑业企业家程白的筑梦、追梦、圆梦的传奇人生,折射出建筑工人的苦痛和善意、爱情和梦想。无数的建筑工人在天地间辛勤劳作,惊心动魄的故事、跌宕起伏的命运、大国工匠的奉献,在一个个故事中呈现出来,当之无愧地成为时代的“建筑脊梁”。
日前,记者有幸拜读了作品,被故事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所吸引,被作者朴实无华的文字所感动,特地走访了这位几十年来始终与建筑业命运息息相关的白发老人,请他自己来讲述一下这部作品的前世今生。
老人娓娓而谈:“五十多年来,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就没有离开建筑业这一行,我写了四部建筑业产业小说,《广厦万象》《叱咤龙城》《匠人天下》这三部先后出版发行,销售万余册,得到了专家和朋友们的赞扬和鼓励。两年前,正当‘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时,我只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办公室读书,浮想联翩,于是又在思考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建筑业了。之所以写《逐梦精建》这部产业小说,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留念和回忆。我经历过建筑业太多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其中有辉煌业绩,也有终生遗憾的事故,如重庆綦江大桥断裂、贵阳外环路山体滑坡、宁波招宝山大桥断裂,还有武汉高层住宅楼的倾倒等等,这些事故骇人听闻,每每想到,不禁黯然泪下。其次,我常常做梦,梦想未来的建筑业改革和发展事宜,如推广成立建筑业训练局、完善造价和招投标市场、招投标资格可否以保证担保为主资质为参考、房地产开发以钢结构为主、大力发展光电建筑等,诸多课题在现阶段未能得到完全解决,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第三,我很关心建筑业企业家的健康成长,但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容易犯忽视质量安全、偷税漏税、行贿受贿等错误,轻则处罚,重则入狱。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如何做到不犯错误或者犯了错误能重新立志?我希望通过小说故事把这些愿望表达出来,正确与否需要和同行们商榷。已经出版的三部建筑业产业小说《广厦万象》《叱咤龙城》《匠人天下》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我的心愿,《筑梦精建》作为前三部小说的延续,顾名思义是在强调精品建筑,旨在颂扬广大建设者,同时也在警示、勉励广大同行。”
在谈到与之前三部作品有什么传承的时候,作者介绍道:“一部合格的小说,既要有专业的角度,又要有批判的力度,更要有哲学的深度。我创作的第一部建筑业题材小说《广厦万象》写的是建筑业发展大潮中企业家的酸甜苦辣,第二部《叱咤龙城》写的是城镇化大潮中官员的工作曲折,第三部《匠人天下》写的是城乡一体化大潮中农民子弟打工的喜怒哀乐。这三部建筑业题材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我长期以来对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所思所想所悟,第四部建筑业题材小说《筑梦精建》在精神内核上与前三部小说一脉相承。”
老人家很谦虚,在谈到创作这部作品的经过时,他说:“这部作品力求体现建筑业的改革巨变、建设者的工匠精神。为此,我的创作几经周折,多次推翻原有提纲,希望能写出更为鲜活的故事,尽可能彰显时代精神。写作过程中,我衷心地感谢挚友龚勤舟,他始终如一、精益求精地修改,付出了艰辛的劳作。同时,还要感谢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阮祥林、长安保证担保公司刘智等,他们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素材,提出了发自肺腑的修改意见。在著作署名上,我依然选择了曾用名‘姚立发’。我相信,见字如见人,见文如见神。”
时代在变,建筑业的发展理念也在变。新时代,建筑业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大步向前,“筑梦精建”顾名思义是在强调精品建筑,期望用精品建筑来实现建筑业的中国梦。故事主人公程白在小说最后一章的发言中这样说到:“梦想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我们饱含激情,绽放家国情怀。我们和时间赛跑,捧出人间大爱。夫妻档、父子兵、亲兄弟,一起拼杀上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我们一定要勇立潮头,筑梦精建。”这是主人公程白的心声,这又何尝不是建筑业老兵姚立发的心声?这更是每一位至诚热爱建筑业的建筑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