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一总三分 藏之名山 传之后世

——新时代国家文化殿堂之精华

一座赓续中华文明的“基因库”,一方集纳先贤智慧的浩瀚海洋,一个熠熠闪光的文化坐标——中国国家版本馆于近期开馆了!其由中央总馆文瀚阁、陕西西安分馆文济阁、浙江杭州分馆文润阁、广东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

中国国家版本馆建设工作围绕“传世工程”定位,依山而建成为一大亮点——总分馆分别选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广州凤凰山。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址规划,是聚焦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力求山水交融、馆园结合,确保中华版本永久安全保藏。

在建筑设计上,各馆突出文化性、传承性、标识性。其中,中央总馆秉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西安分馆充分体现汉唐雄风,杭州分馆围绕具有宋代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展开,广州分馆四周环绕岭南园林。“一总三分”凸显大国风貌、汉唐风韵、江南宋韵、岭南新韵,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央总馆:矗在中轴线上的大国风貌

位于北京市中轴线北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是一座彰显中国风格的文化殿堂。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建筑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领衔设计,既融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又彰显新时代大国风貌。大型建筑依山而上,逐级提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木奇石交相辉映,凸显山水交融、露隐相间、馆园结合的特色。

依据中国传统藏书文化及相关典故打造的“文瀚八景”,自园区入口沿中轴依次展开,铺陈出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画卷。

标志性建筑文瀚阁是全馆的制高点,位于中轴北端,坐落在台基之上,依山面水,气势恢弘。外观造型借鉴敦煌莫高窟九层楼的神韵,备显典雅庄重。

文华堂内的国家书房开阔明亮,来源于宋代石刻天文图的星空穹顶璀璨夺目,44个巨型红木书柜环立四周。

文华堂南广场的“赓续文脉”印章雕塑,由边长1.6米的整块寿山石雕刻而成,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块寿山石印章,寓意中华文明延绵不绝。

西安国家版本馆:藏在秦川渭水间的汉唐气象

西安国家版本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领衔设计,依秦岭而建,以“山水相融、天人合一、汉唐气象、中国精神”为设计主导思想,总体格局力求方正、大气、典雅,并利用山峦地势起伏,形成中心对称、园林交错的建筑景观。

汉代长安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天禄阁等均为高台建筑,保藏中心作为西安国家版本馆核心功能区,也延续继承了高台建筑的形式。在建筑造型方面,保藏中心主阁居中采用重楼庑殿顶,两侧辅阁采用重楼攒尖顶,以秦岭山石制作的高台墙面和以现代材料、绿色技术构筑出的缓坡大挑檐坡顶,将粗犷质朴的肌理与绿色环保的科技相融合,彰显出陕西在新时代历史文化发展与科技绿色创新的活力。

拾级而上,踏入保藏中心序厅,一排长90米、高20米的四层巨型通顶书墙让人震撼,这里集中陈放着上万册典籍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摆放在这些典籍前面的,是两尊寓意守护的天禄麒麟雕塑。这两尊雕塑借鉴了体现汉魏古风的汉代及南朝麒麟造型,辅之以唐代石兽的经典造型细节,综合体现了汉之雄浑、唐之华丽以及新时代之文化奋进。

杭州国家版本馆:映在山环水绕中的“现代宋韵”

杭州国家版本馆由废弃矿山化身而来,借助天然山脉水系藤蔓树木,历时3年时间打造,将宋代园林气质与在地风貌完美融合。其建筑设计围绕“宋代园林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主题展开,因地制宜,突出江南色彩、宋代元素,利用场地原处矿坑,引入良渚港水系,贯通北池、中池和南池,形成南园北馆的格局。

场馆系列建筑沿中轴线,由南向北层叠展开:依次为南门、南书房、主书房、主馆二区、主馆三区、主馆四区,四区西侧为主馆五区,东侧为山体库房。场馆之中点缀着长桥、文润阁等建筑。

步入场馆南大门,巨大的“梅子青”青瓷覆盖屏扇门之上,其设计灵感来自宋代屏风。“屏扇门是宋代建筑的特色。杭州国家版本馆又名文润阁,我们在屏扇门建筑材料上用瓷仿玉,体现‘文润如玉’的设计主题。”主创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如此诠释。

全馆共设置251樘青瓷屏扇。各樘屏扇可转动方向合并成整体,类似宋画中的画屏概念。所有屏扇共计使用的约7万片纯手工烧制的青瓷片,均来自为其专门改良的龙泉窑。

广州国家版本馆:凝在流溪河畔上的岭南文化

在凝结着广州人无数情思的流溪河畔,由古朴庄重的青灰色建筑群组成的广州国家版本馆,日前在凤凰山脚下落成开馆。

从空中俯瞰,铺开在山脚下的建筑群被一条轴线贯穿。一桥、一亭、一池、一阁,依次排列,井然有序。在文沁亭中放眼望去,视野开阔,天光照在文沁池的水面上,微风徐徐,波光粼粼。水面一角置有一方砚台,水中还有一抹绿色的倒影格外吸睛。这就是已有200多岁的格木古树。

为保护古树,广州国家版本馆在建设过程中,对建筑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以古树为中心,形成了格木亭,其中还设有旋转而下的阶梯。曾立于山林之间的古树,如今化为建筑文化的基石,焕发新芽,更添了“植根中华”的新意。

“我们这次以‘中华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为总体设计理念,融合中华制式与岭南特色,从礼乐格局、大国气象、岭南风物、地域气候等角度,对岭南传统建筑工法进行了现代化转译。”领衔设计广州国家版本馆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表示。

(本报综合报道)

2022-08-11 ——新时代国家文化殿堂之精华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7787.html 1 3 一总三分 藏之名山 传之后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