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工程全面推进

打造“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公路通联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随着路网的织密而进一步加速。架桥穿海的快速通道,联系珠江东西岸;顺畅通达的高速公路,纵横南北。高速公路延伸之处,形成资源互通、机遇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网,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

到2035年,大湾区将基本建立完善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主骨架高速公路,网络总里程将达15000公里。

多元立体交通网日益成型

近日,在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的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几台大型摊铺机依次排开,随着各环节人与机械有机配合,水稳层铺设持续向前推进。目前,项目全路段右幅车道已基本完成交通导改,后续攻坚左幅道路的施工作业。

作为广东省目前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深汕西改扩建工程进入快速施工期。目前,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基工程已累计完成25%,桥梁工程累计完成35%,隧道工程累计完成20%,计划于2023年建成。

同样是在近期,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左右幅主缆索股架设均突破100根,整体已完成架设总量的一半。伶仃洋大桥单根主缆由199根通长索股组成,每根索股由国产自主研发2060兆帕的高强钢丝组成,是目前国内强度等级最高的悬索桥主缆钢丝。而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也于日前合龙,大桥如巨大“竖琴”矗立江海中。

粤港澳大湾区重大路网工程的建设,一日千里,正从规划一步步变成现实,多元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正日益成型。

路网里程快速增长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广东深圳的公路里程一直呈快速增长之势。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深圳市加快深中通道、深汕第二高速等建设,实施机荷-惠盐高速、深汕高速等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预计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里程超150公里。至“十四五”期末,深圳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25公里,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构建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跨江通道体系,建成深中通道及深圳侧连接线,形成支撑要素便捷流通的路网体系,增强公路通道对外辐射带动作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

在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中,作为大湾区交通引擎“担当”,深圳被多次点名,涉及多条高速公路主干线、普通国道重点建设等,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据了解,在此次公布的最新规划中,涉及深圳的高速公路包括:G4京港澳高速、G15沈海高速、G25长深高速和G94珠三角环线高速,4条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汇聚深圳。新增G0412深圳-南宁高速公路,经广东深圳、广东珠海、广东江门等地。这条高速进一步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资源要素便捷流通,并且加强大湾区与粤西、广西的交通联系。

2035年建成15000公里高速路网

根据《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35年,大湾区将建成总里程约15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省辐射泛珠的高速公路网,同时珠江口将再添3条跨江通道。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得以进一步优化。

目前,跨珠江的公路桥有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珠江黄埔大桥和港珠澳大桥。其余在建和规划的通道还有7条,分别为:在建的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澳门轻轨横琴线,以及规划中的深珠通道、莲花山过江通道,成为连接“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深圳、广州、珠江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的沟通之桥。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建设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等过江通道,对车流较大路段改扩建,提升通行能力。”广东省交通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湾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超过4500公里,快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有力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互联互通。

根据大湾区相关交通建设规划,未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新增13条路线。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主要涉及广东广州、广东深圳、广东东莞、广东中山、广东珠海以及香港、澳门。除广州、深圳新增10条对外辐射通道之外,规划还新增中山西环南延线、珠海机场高速北延线等3条路线。

(作者:戴晓蓉 李宇 叶振峰)

2022-08-15 打造“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公路通联网络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7829.html 1 3 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工程全面推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