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夏日的湖州南浔,山峦叠翠,清溪潺潺。在绿水青山之间,一轮金色朝阳正缓缓升起。
乘车进入南浔镇沈庄漾沿岸,一座高98.7米形似太阳的球体建筑赫然屹立在眼前,这座由中国五冶倾力打造的世界最大球体建筑已然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地标型“网红”名片,同样也是央地携手助推地方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
绿水青山作画传,秀美南浔水晶晶
沿着京杭大运河而下,顺着蜿蜒的小河道,走在斑驳的石板路上,空气中飘着阵阵麦芽糖的香气,在古色古香的南浔古镇旁,历史与现代交织,山水与建筑组合,绿色与经济共舞,擘画出一幅秀美的现代城市画卷。
南浔位于江浙交界,北靠太湖,在明清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和旅游胜地。迈入新时代,南浔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新时代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工作目标,聚焦“产业融合”和“促进共富”两大主攻方向,打造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五冶的工匠们从上海而来,乘着之江浪潮,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参与秀美南浔画卷的创作之中。
中国五冶以太阳酒店·水晶晶广场的建设为抓手,共同为浙江乃至全国文旅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南浔样本”。这座世界最大的球体建筑太阳酒店坐落于沈庄漾畔,外观呈球状,犹如一颗明珠镶嵌于晶晶水面,象征着秀美南浔发展的光明前景,更象征着中国五冶与南浔央地携手践行“两山”理论结出的累累硕果。
钢铁穹顶试问谁,精雕细琢入眼帘
2022年5月13日上午9点,在历经18个小时的间断作业后,一个巨大的蝴蝶状穹顶网壳被缓缓提升到97.4米的高空,标志着目前世界最大球体建筑——湖州“太阳酒店·水晶晶广场”项目1号楼顺利完成穹顶提升。
中国五冶作为一家有着七十四年历史的中央企业,始终与我国的钢铁事业相伴,近年来更是在建筑领域崭露头角,参与过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复杂施工建设。尤其是在钢结构、新能源、绿色建造等方面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秘诀”。该项目采用环保型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材料,项目大临运用可周转集装箱,让绿色环保融入项目施工全过程。
与一般球体建筑将外壳造型附着在主体结构上做法不同,太阳酒店内部是中空的,穹顶采用联方—凯威特混合型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建筑的全部重量完全依靠球体结构本身来支撑,这对安装的精度和穹顶提升提出几乎苛刻的要求。这也意味着,五冶人要同时面对精密安装、不规则提升和自然天气的三大考验。面对如此难题,为太阳“加冕”,为五冶争光,是每一个参与建设的五冶人心中的声音。
面对考验,项目负责人饶强和项目总工等团队成员“各守一方”,坚持在一线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高难度安装的精度控制问题,项目部运用三维模拟预拼装技术严把构件“出厂关”,通过三维分析软件进行模拟预拼装。同时,通过对屋盖组成部分的多次分解和重新组装,项目团队以“原位分块吊装+局部整体提升”双管齐下的方案,确定了原位吊装和整体提升两个作业面积的最佳“平衡点”,为完美“加冕”奠定了基础。在正式提升过程中采用两台TS15型全站仪双测站互校定位,24小时跟踪监测,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情况下复核,将其钢柱安装误差始终控制在毫米级内,最终圆满完成穹顶提升。
金色朝阳且腾飞,央地携手同发展
伴随着世界最大球体建筑施工进入关键阶段,太阳酒店犹如耀眼明珠闪耀在南浔之巅。在“高大新综”类建筑的完美施工背后,一定是一支强有力的建设团队,这与中国五冶的红色基因密不可分。
湖州太阳酒店项目自成立以来就被纳入中国五冶浙江片区党支部管辖,运用“党建+”的创新模式,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聚焦工程建设、服务地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创建多元化党建联建形式,构筑了“资源共享、党建共建、双向服务、双赢共进”的党建格局,真正使得以项目为纽带与南浔地方共创共建,画好最大“同心圆”。
在助推地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中国五冶始终坚持绿色环保施工,踏入项目部更是如同花园般清新整洁,项目部像是一座静卧在沈庄漾沿岸的“花园”。在“五色工地”“7个100%”“蓝天保卫战”等系列主题活动中,得到了政府和周边群众的一致认可。
同时,面对国内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中国五冶积极与驻地周边党组织联建联动,以央企担当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在集团公司防疫办领导下,用行动践行央企担当,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
如今,一轮金色朝阳正在湖州南浔的青山绿水间缓缓升起。南浔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世界最大球体建筑太阳酒店的金色名片正向世界讲述南浔的发展故事。中国五冶的蓝色品牌和南浔的绿色经济发展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央地合作的绿色高质量经济发展新典范。
(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