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举办

建筑业众多科技成果登台亮相

本报讯 8月31日至9月5日,主题为“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本届服贸会共设置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金融服务、文旅服务、教育服务、体育服务、供应链及商务服务、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健康卫生服务、环境服务9大专题,不仅有丰富的展会内容、突出的绿色主题,还有亮眼的前沿技术成果。其中,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以“绿色低碳智建未来”为主题,向世界呈现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就,展示中国建造实力,彰显大国建造风采。

环境服务专题展是今年首次纳入服贸会专题展,以“双碳赋能·焕发创新动力”为主题,集中展示全球能源电力、城市建设等领域的环境服务最新成果和技术应用。

中建一局带来的“双零”建筑吸引参观者驻足。北京城市副中心160项目2号展览馆是城市绿色低碳展厅,项目团队完成“双零”建筑方案设计后,在施工阶段采用BIM技术进行全专业深化设计,在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全过程采用精益建造技术辅助现场精细化管理;在运维阶段通过前期预埋的室内环境监测设备、终端能耗监测设备,实现终端能耗分类计量,确保建筑“0能耗”“0碳排”。

中建三局的环绕展厅中,高海拔增压补氧模块化建筑群(以下简称零海拔屋)和道路工程移动式高精度测量机器人吸引了众多观众。零海拔屋是中建三局为高海拔地区打造舒适居住环境而自主研发的高海拔增压补氧模块化建筑群。该设备充分利用了高海拔地方的光照条件,采用光伏发电和余热回收技术,完成能源自给自足,节能降耗。

中国建科全面践行绿色行动,主编的《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可用于水系统辅助规划设计和实时智能控制的智慧水务数据平台、基于装配式的工程实践等也备受关注。

中铁建设集团研发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IRF体系也向观众展示着中国实力。该技术建造效率高、抗震性能好,兼具装配式建造工艺和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优势。

绿色是工程建筑专题展上的一抹亮色。

大倾斜角的屋盖,异域风情的弧形穹顶,一片片随着光线变幻规律波动的遮光板。这是服贸会上展出的元宇宙低碳小镇。名为低碳,建筑能耗自然是它的最大特点。“大倾斜角的屋盖可以最大程度地为建筑获取光伏能量,建筑外立面也全部覆盖了光储直柔板。”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初步测算,这座小镇投入使用后可实现年均节约用电9万度,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5.7吨。

在展区,还可看到一座“光储直柔”建筑,让建筑成为一座“绿色发电厂”。据了解,“光”是在建筑区域内建设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储”是在供电系统中配置储能装置,用电低谷时将富余电量储存、用电高峰时释放电量;“直”是传输效率高的直流供电系统;“柔”是建筑根据清洁能源的发电情况,柔性调节建筑用电需求。

工程建筑专题展上,多家建筑企业共聚一堂,展示智慧建造硬实力。

通过一张3D立体图,实时看到了城市网约车的运营状况、区域的人流分布,交通信号灯状态……这些曾经只在电影里才能实现的高科技,如今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此次服贸会上,北京建工建元城投公司打造的数字孪生示范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是为城市运行提供全过程智慧管理服务的“最强大脑”。通过把现实世界在虚拟端进行建模,集地下空间、地上城市部件和城市运维与综合治理于一体,以“一张图”的形式实现对“地上+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智慧化、绿色化管理,立体展示土地利用、建筑布局等城市基础信息,以及事件报警、巡检养修等动态管理信息。

戴上VR眼镜、装配好手柄,观众便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古建部件的拆装及修复全过程。这是首开展区展出的VR古建教育系统。“我们把古建通过数字化建模搬到了虚拟世界中,不仅可以应用在古建修复的施工中,还可以利用它进行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一般在古建修复前,师傅们需要先在原位搭建一个模型进行修复或重造作业的演习,会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用VR古建教育系统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本报综合报道)

2022-09-08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举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8071.html 1 3 建筑业众多科技成果登台亮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