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提出中国“双碳”目标以来,国家层面已发布了多个碳中和“1+N”政策体系重要指导文件。8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统筹提出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研发储备。其中,负碳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能力提升行动中明确提出了碳汇核算与监测技术和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并指出了研究方向。
上海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立志推进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碳汇中心作为上海市林业碳汇工作的责任部门,多年来持续开展城市森林、绿地碳汇相关工作,立足上海城市化特征,准确核算城市森林/绿地碳汇效益,积极开展基于城市森林/绿地的碳汇监测研究。
2021年以来,碳汇中心在对城市绿地碳汇多年连续监测基础上,整合传统林业监测方法,结合遥感、GIS等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城市绿地分类和结构特征,建立了城市园林绿地碳汇能力的快速评估方法,并成功研建了城市绿地碳汇智能测计系统,以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城市绿地碳汇智能测计系统基于遥感技术和生态系统生产力模型,结合城市特征,考虑和分析城市环境因子对绿地的影响,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城市绿地碳汇能力的智能测计;考虑用户科研需求,运算结果以影像、图表等多种方式提供,便于用户分析和使用,系统界面设计简洁,方法操作流畅。本系统为量化城市绿地碳汇能力和空间分布提供了科学智能的技术体系,为面向碳中和的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目前,以上海市闵行区为示范区已实现碳汇智能监测。
2022年8月,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上海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领域 79 家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评估工作(2017-2021年)中被评为“优秀”。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牵头联合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共同组建了该工程中心,其中城市绿地碳汇智能测计系统作为系列成果之一得以更好地营建。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相关领导表示,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区域唯一碳汇要素,下一步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将继续围绕“城市更新”“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聚焦城市困难立地生态修复和景观营建相关行业关键技术重大需求,借助城市绿地碳汇智能测计系统进行核算分析,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生态环境效益。(记者顾今 见习记者 葛沁宁 通讯员 刘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