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营造

奋战在无人区172公里“战线”上

——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新疆乌尉公路包依若5标施工纪实

“王爹爹,告诉一个好消息!我们建设的依若高速公路通车了。”8月30日,正在米兰镇采购物资的依若项目综合办刘平英,正好碰到新中国第一代垦荒和戍边人王雪峰老大爷,便操着家乡话向他报喜:“以后你和你的老伴去乌鲁木齐、回武汉老家就更方便了。”

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80多岁的王雪峰老人有些不适应,稍许后他伸出大拇指,高兴地说:“你们真不容易,用5年时间硬是在‘无人区’建起了第三条公路。”

据了解,位于新疆的依若公路是目前国内在建最大PPP项目,也是新疆乌尉公路包5个项目之一,总长约294公里,共设置隧道4座、桥梁227座,穿越阿尔金山无人区和罗布泊无人区。由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承建的依若公路项目五标段全长约172.2公里。

5年来,该项目党支部“一班人”带领1000多名建设者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持续发扬“风滚草精神”,先后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各级调动生产资源、强化现场施工管理,安全优质高效完成生产任务,充分展现了“二航人”执着和担当。

管理创新,用“风滚草精神”激励大家担当作为

“这里不但没水、没电、没信息,还要遭遇沙尘暴……”2017年5月,项目支部书记孙春雷带着17个人,先后通过火车和汽车辗转到依若时,眼前的荒凉超出了想象。该项目部位于5标中间的小镇上,标尾接连若羌县城,其余绝大多数都是荒无人烟,铺天盖地的沙尘暴让人窒息,所有物质器材都要靠车辆运进来。

比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生活条件,最让人心烦的是170公里施工组织,以及庞大后勤保障……尽管是跑步进场,并面临一大堆挠头事、棘手事,但依若5标项目党支部仍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

“面对不利因素和困难,我们要学习风滚草顽强生长的精神,通过持续攻坚和忘我工作,一定取得最后胜利。”在支部大会上,孙春雷给全体职工分析了当前形势,并作了深入动员。

大会结束后,项目班子又聚在一起“研讨”,并结合兄弟单位施工经验和管理办法,创造性地提出了“截断式”承包和“捆绑式”管理办法,即通过分段将路基、涵洞和小桥等项目打包给分包队伍,并派专人跟踪检查督导。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原项目经理刘宜全回忆说:“在班子成员带头下,大家深受感染、战天斗地的劲头更足了。当时,一工区环境特别恶劣,个别分包队伍住在‘地窝子’里面。面对困难,班子成员和管理成员没有退缩,纷纷找到我和孙书记,要求到最艰难的环境中去锻炼。”

在那段时间,测量人员多次迷路,并遇到狼的尾随,为了自保,他们通过火把和车灯进行驱赶;当沙尘暴把刚划定的路基掩埋掉后,项目部就组织分包队伍扒开重新划定;而在高空作业遇到大风时,龙门吊操作手便死死地握住驾驶舱扶手冷静地等待下面的救援……

经过不分昼夜地苦干和实干,施工便道铺设、拌和站工程建设、分包队伍和施工机械设备进场等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当年就在依若高速公路建设中实现了“开门红”。

优化工艺,通过“头脑风暴”确保施工质量

“这里所有建筑材料和生活物资,包括每滴水都是通过315国道运进来……”为了保证材料不断供,项目副经理尹光盛忙得焦头烂额,很难睡个踏实觉。

为了做到科学统筹、精准供应,项目部结合自然环境恶劣、运输路程远,需要多次周转等特点,提出了供应预警机制:在随时了解和掌握各工段钢筋、水泥和模板等材料耗损情况的同时,工程部协助物质部门提前一个半月制订物资采购清单。在遇到大宗物资采购时,项目部会提前半年委托公司和分公司在专门的采购平台上招标。

在积极筹备各类建筑材料的同时,项目部更重视质量把控。先后建立了质量体系,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依若高速公路既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又是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所以在质量管控上容不得半点问题。”这是项目经理张明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了加强质量管控,张明业除了派人跟踪检查,还通过每日碰头会、周例会和月讲评等,对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典型问题收集汇总,并通过现场会形式督促整改。

“这个‘一帮一,对对红’培训真的很有效果。”在尝到甜头后,金赢市政周老板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笑容。原来这个分包队伍的强项是做路基,对涵洞和桥梁涉及较少。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项目部立即组织他们到桥涵示范班组参观,并通过签订帮带协议进行手把手指导。

与此同时,项目部还就施工中的秩序和方法多次邀请公司和分公司行家深入现场考察献计,并就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施工内容中的创新和工艺工法改进,先后成立了5个攻关小组。

在空心板施工过程中,如果按照传统工艺,选取气囊内模或钢内模,则无法满足既定工期要求。经过探索研究,反复论证,解青松和他的攻关小组决定采用一种聚苯乙烯泡沫材料作为空心板芯模,其耐久性、隔热性、抗压缩性能均能满足要求,可将每天制板效率从单日10片提高到单日18片。

做好服务,激励大家铆足干劲大干快上

“2018年4月开工后,便接到了2160片梁的浇筑和架设任务……”在动员竞赛大会上,项目部副经理、一工区负责人尹光盛率先进行表态,一定带领大家坚决完成任务。

尽管战线长、工作量、技术员相对缺乏,但尹光盛和他的团队却做了打硬仗的准备。“我们一工区只有3名主任工程师,每个人要管17公里施工线,这里面既包含路基、桥梁,还有涵洞等等。”在电话中,技术主管杨梭裕显得有些感慨:“白天,我不但要负责七八个班组的施工,还要负责搅拌站混凝土的标高,以及业主和监理的突击检查,晚上还要参加碰头会、整理当天资料以及撰写每日体会。”

2018年7月23日是最忙的时候,仅一工区混凝土就打了1500平方米。“那时,项目部下达了死命令,所有能浇筑的下部结构都要浇筑完毕。”面对超大量施工任务,项目副经理朱国清立即调整组织模式,采取了人歇机不停地连轴转办法,施工现场灯火通明,24小时连续作业。

看到所有管理人员都站在自己的岗位上,铆足了干劲,分包队伍更不敢怠慢。为了加快速度,他们用1天时间便完成了板房和生活设施建设。陕西惠盛除了指哪打哪,他们还创新吊装办法,将3块钢板统一拼接,然后吊到平台拼装;遇到相同墙体,他们在拆下这段模板后,便通过整体吊装方式进行拼接;广东创耀不但引进了钢筋切割机,工人师傅吃住在工地、通过流程作业,确保了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任务的按期完成。

“如果下部结构需要稳扎稳打,那么上部结构,特别是沥青的摊铺,就必须突出一个‘抢’字!”朱国清是一位预见性非常强的人。2020年1月武汉疫情发生后,他便立即打电话给项目经理,建议沥青铺设工作应该早着手、早安排。

腊月二十九日,项目部一班人通过远程电话会议,就沥青铺设进行了通气,并就相关建筑材料购买、工人进场和疫情常态化的施工等进行了统一安排。果不其然,开工后不久新疆便暴发疫情,为了保证建筑材料供给,项目部严格落实防疫制度,组织专人通过不接触司机的方式周转各种建筑材料。

“为了在沥青铺设中实现最大公约数,我们先后配备了3套沥青站、6套水稳站……”工程部长安子天介绍说,“记得最忙的时候,凌晨4点钟就开始铺设沥青。为了掌握昼夜温差的变化,我和我的小伙伴连续多日不间断观察和采集路面温度变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五年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该项目部先后斩获二航局海星奖优秀团队、分公司优秀团队、优秀班组、零事故单位等多项荣誉,组织研究的科研课题被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通过对工艺技术及方法改进,获得省部级工法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QC成果3项。

(褚刚 程宇彬)

2022-09-08 ——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新疆乌尉公路包依若5标施工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8096.html 1 3 奋战在无人区172公里“战线”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