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材与装饰

原材料涨价,中小涂料企业该如何应对?

□钟 寥

去年以来,虽然市场有所回暖,但疫情反复不定,全球能源告急,供应端趋紧,原材料价格飙涨,增收不增利又成为涂料企业面临的生死劫。中小涂料企业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疫情后大宗商品涨价,涨价首先一个要素是流动性泛滥,比如美国美联储,大量印发货币,引起大宗商品也就是生产资料的涨价;再一个是供需市场方面的变化,随着世界各国纷纷恢复生产,需求端又开始扩张,所以在供需之间有一种不平衡。

我们看到,为了应对原材料涨价危机,摆脱上游原材料的“剥削”,东方雨虹、北新建材、久日新材等企业纷纷打起自造原材料的主意。去年7月,东方雨虹为加强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与化工巨头万华化学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江苏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签订《投资协议书》。同样是去年7月,北新建材联合科顺、凯伦共同出资5000万元(北新防水水出资2550万元、出资比例为51%,科顺股份出资1450万元、出资比例为29%,凯伦股份出资1000万元、出资比例为20%)组建北新科顺凯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原材料采购上想方设法增强议价能力。

然而,扩张产能、自造原材料,这对现金流本身就紧张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纸上谈兵。在全球疫情影响下,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向外产能销量提升有限,向内精简管理,专注核心业务,降本增效或成为可行之道。

企业利润大幅下滑,最直接的原因是成本快速上涨所致。在原材料端议价无力,产品端又不能轻易同步涨价,像涂料这样的中下游企业就成了“夹心饼干”。在经历增收不增利的痛楚之后,包括立邦、阿克苏诺贝尔、宣伟以及东方雨虹、三棵树、亚士等头部涂料企业都不约而同对产品提价。就连曾经在2021年3月5日逆势降价打价格战的房小宝,也不得不宣布将全线产品价格自2022年1月1日起上调10%~20%。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保障。为了让他们在冲击之下仍然保持活力,从中央到地方,帮扶措施纷纷出台。政策层面,工信部研究制定《“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大力引导中小企业以“专精特新”为方向,专注于特定细分领域、细分产品、强化创新,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江苏也就《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展开立法协商。

帮扶是一方面,中小涂料企业更要练好“内功”,不改变就意味着被市场所淘汰。笔者以为,供应链的企业抱团,增强对上游原材料的议价能力是很好的尝试。提升技术水平,研发新款新产品,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注重现金流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可以应对突发危机。工信部最新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关键新材料自给率仅为14%,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如果企业有能力研发或解决关键新材料自给,成本居高不下问题也许能迎刃而解。此外,产业链上一体化的衔接和区域合作,也许能让企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当然,自救的方法很多,只要不是病入膏肓的企业,总会有一条适合的出路。面对各种危机,涂料企业发展的路径也会不同。而我们探讨的,不仅仅是生存下去的问题,而是未来我们如何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

2022-11-14 □钟 寥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8922.html 1 3 原材料涨价,中小涂料企业该如何应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