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引领基建前沿 共谋韧性发展

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举办

本报讯(记者 徐敏)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韧性基础设施已成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于基础设施的更高要求。11月19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部和同济大学承办的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在上海召开。

此次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集了近30位国内外院士、50余名专家及众多学者,围绕韧性城市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开启了一场思想盛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基础设施”,强调要优化基础设施的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在致辞中表示,面对基础设施发展新要求,“韧性建设”应运而生,成为21世纪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词。因此,我们要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开展研究,全面认识和解决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升重大基础设施韧性水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风险,助力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发展。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认为,进入新时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特别是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条件下,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铸牢安全屏障,谋求更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们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体现。他还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基础设施”的各种阐述,也为加强学科的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突破传统理论的局限,创造性地构建韧性工程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是中国工程院打造的知名学术活动品牌。论坛邀请了19名国内外基础设施韧性领域知名专家,聚焦城市韧性基础理论、交通系统与生命线基础设施韧性、地下空间韧性和大跨/高层结构韧性4个专题,围绕工程科技领域重大方向性、前沿性问题,以主旨报告和专题研讨的形式开展交流。本次论坛的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超6000人次。

2022-11-24 徐敏 引领基建前沿 共谋韧性发展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8973.html 1 3 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举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