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鸣 李金)11月25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指导,中国城乡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以“绿色装扮城乡,低碳定义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城乡中国”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旨在交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科技,分享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成功案例,探讨建筑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技术路径,加快以超低能耗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推广步伐,探讨城市智慧化建设创新方法,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有效实施。大会由中国城乡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侯小梅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7000余人在线与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原司长李兵弟,中国城乡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主席汪法频,英国空间句法公司中国区总代理刘宁,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助理孙光波出席大会直播现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徐伟、副院长于震,杭州市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高立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崔海龙,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方鸿强等十余位专家、学者线上发表演讲。
中纪委驻住建部纪检组原组长,原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姚兵视频致辞。他认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绿色发展必须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数字化赋能绿色经济已是全球化的共性,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亦如此;绿色建筑应更多地引入新能源,并且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汪法频直播现场致辞中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协同创新的社会服务平台机构主办本届大会,希望能为全体与会人员打开显豁视野,带来全新思维。
宋春华发表了《以绿色设计为引领,建设低碳宜居城市》的主旨演讲,从规划格局、发展方式、建设模式、出行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增强碳汇能力、能源供给、能源消费、实施绿色建造、推广绿色建材等十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在城市和片区(园区)层面及建筑全产业链系统上,绿色设计的重点是运用系统性观点和低碳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和全局性管控,构建起碳中和城市体系框架的观点。他同时强调,对单体建筑极其部品设备也要实施绿色化转型。
李兵弟在《科学推进绿色乡村建设行动》主题报告中,在对绿色乡村建设行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大量案例,提出绿色城乡建设必须反思既往的城市发展模式,城乡之间要“互为动力、互为市场、互补短板、互促发展”;要坚定以县城和小城镇为中心的发展路径不动摇,确实巩固和发展精准脱贫成果;要强化发展和服务农村的能力建设;要因村施策,绿色、系统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他认为,采用集成适用技术体系是推动乡村绿色建设的重要手段。
徐伟在《建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解和技术路径研究》报告中,对建筑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问题进行了详实的数据分析,提出了独到的技术路径;崔海龙以《基于城市生命线安全的综合管廊绿色建造》为题,介绍了城市综合管廊绿色建造方面的新趋势、新技术和新思考。
大会围绕《城市服务聚焦“未来社区”发展》议题展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