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从品类构成到品牌调整,从业态变化到运营,从流量获取到转化率提升,家居卖场正迎来又一轮重构。
先看基本面,家居卖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的四大根基都在发生变化。一是较大的物理空间。面向品牌商户提供经营场所,并向消费者提供购物与体验的物理空间。从近年的情况看,卖场的面积都在增加,所选位置都倾向于交通、物流方便之处。二是客流量。商场有人气,商户才愿意入驻,才能吸引更多顾客。三是管理。如果局限于提供经营场所,自然不足以保障家居卖场的高品质运营。卖场内部的管理、团队的管理,以及面向商户的赋能、服务等,都会影响卖场的竞争力。四是品牌背书能力。涉及品牌的区域影响、口碑,是否足以让消费者信服,进而愿意进店消费;是否让经销商认可,能够为商户的产品质量与服务提供信任支持。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流量,近年来的变化非常大。富森美、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上市家居卖场,普遍投入了重要力量拓宽流量来源、巩固传统流量阵地、开发新流量、深挖流量池。
在2021年富森美的财报里,跟流量有关的文字多次出现,如:1.2021年,富森美继续加强与商户的合作,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实现卖场内全域流量的精准转化。线下方面,针对特定消费人群共举行营销A级活动24场、B级活动35场,支持商户精准获客。2.2021年,富森美通过快手、小程序商城等直播平台,组织直播77场,孵化商户直播16场,成交超5000单。3.打造“富森美福利直播间”“富森美优选官”“成都必逛家居店”三大直播IP。生产短视频超200个,传播近五百万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点关键信息:其一,与商户联手发起多种营销动作,已成为富森美的标配。尤其是要激发商户主动营销、主动落地大小活动,已成争夺流量资源的重要措施。
笔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其一,大多数周末及节假日,主流家居商场的中庭几乎都会有活动亮相,如果具体到商户的店面,小型活动更是高频。作为家居卖场,可以尝试在更多活动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其二,营销动作高频化,已是典型特征。以前是月月有活动,现在要做到每个关键节点、每个月要有大型活动,每周要有小活动,确保高频次地曝光,持续影响目标客群。其三,营销动作精细化,从目标确立、流程设计、创意策划、内容丰富、流量获取、前期预热,到客户邀约、转化机制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细谋划。其四,线上流量被寄予厚望,直播+短视频、电商、内容种草等,均有布局,并且逐渐基于自身优势与资源,跑出线上流量获取的路径。
毫无疑问,家居卖场的流量结构正面临一次全新的塑造,谁能抢先构筑起符合趋势的流量布局,谁就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优势份额。
就重构的方向与具体措施来看,笔者认为,以下六种选择或将是家居卖场的流量主赛道。
一是主动营销获客,将是流量角逐的大方向。只有主动出击,才有机会。凡是坐等,均会消亡。家居卖场的经营者没有机会躺在功劳簿上休息,只有激活团队的能量、激发商户的热情,并提供有效的指南,主动到小区、设计师圈层、装修公司、购物中心、社交媒体、社群等客户活跃的各种平台上挖掘源。笔者预计,未来的时间里,主力商场将继续加码营销动作,一是提高活动频次,尽可能多地抢占流量;二是集中精力打造几场核心活动,实现流量爆破;三是实现渠道的多元化、全面化。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21年,每个月富森美均有重量级活动落地,比如万人家博会、青年节、头号玩家、“双11”粉丝节等。
二是商场+商户联手开源。商户与商场的合作,不能局限于租赁关系,而是要实现多方位的深度合作,输出更多价值;联手开发市场,沉淀流量。联手开发流量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联合举行活动、联手提供家居服务、联手研究新产品、联手整合设计师与工长等关键资源;牵头促成商户之间的联盟,共享客源。
三是线上流量场(线上全渠道)。大家居家装行业的一个明显变化是,线上流量正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尤其是受疫情影响,有些品类、有些品牌的业绩,几乎一半都来自线上。目前来看,打不开线上渠道的局面,就无法构建线上流量场,家居商场的竞争优势将遭遇打压。在家居卖场的流量结构里,来自线上的客户线索可能占到一半。形势的改变,已迫在眉睫。
四是私域流量(常态化运营老客户、本地居民社群运营、自媒体大号、设计师、工长等本地资源)。家居卖场也应该有自己的私域流量,而且必须要掌握私域流量。哪些资源可以成为私域流量?笔者认为,老客户资源、本地居民社群、自媒体大号、设计师、工长资源等,都非常宝贵,值得投入专人、制定专项措施,提升运营效能。
五是卖场电商,与线下融合,谁能拓荒,谁就能抢占先机。早年的时候,确实有家居商场力图做电商生意,比如自己在网上开店,或者自己搭建电商平台,但投入不少钱之后,并没有把业务做好。到目前为止,除了天猫同城站、小程序商城等还在运营外,大规模的电商动作已非常少。笔者认为,从国外知名家居零售商的成果看,比如家得宝、宜家等,电商业务风生水起,可见模式本身并没有问题,主要还是看战略定力、战略设计、模式内容与运营能力。
六是B端流量,包括装修公司、采购商、第三方家居服务平台等。此前的时间里,家居卖场主要是做零售客户的生意,跟一个又一个居民打交道。而放到全球范围看,一些几百亿的寡头零售商们,普遍都有单独的B端业务,比如面向公司客户的采购、工程渠道的采购等。这种流量格局正在影响中国的家居卖场,并且已有头部企业介入B端资源的开发。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会有还会有成套的动作投入到B端渠道,实现B端流量的扩容与变现。
(大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