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材与装饰

为绿色发展撒余热作贡献

——漫谈水性建筑涂料“两个团体标准”的制定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宪康系上海大学材料学院退休教授,现任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高级专家顾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政策法规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涂料》《上海染料》杂志编委。作者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系统地阐述回顾了自己参与主持行业“两个团体标准”的制定,以及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当前行业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党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高度谋发展。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回顾这些年自己在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上海涂染协会)的支持下,充分发挥近五十年来在涂料领域教学、科研、生产积淀的实践经验,在协会平台上主导制定了《水性建筑涂料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及管理要求》和《低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绿色水性内墙涂料》两个团体标准,为我国涂染行业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尽了一份力。

我国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指沸点≤250摄氏度的有机化合物。许多企业为合规生产,没有采用技术改造路线方法,而是换用更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来规避标准,生产出所谓低于或者为零的VOC标准涂料。这种现象在水性建筑内墙涂料中尤为普遍。厘清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概念,了解其危害性,研究解决技术难题,是一个老科技工作者的良心使命,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职责所在。

我受上海涂染协会委托,担任中涂协政策法规工作委员会委员。2017年我系统学习2016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时得知“不包括水性漆”所述中的具体内容,但按环保部解释,水性涂料企业固体废物必须经危险化学品全面鉴别确认为“不是危险物”以后才可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置。

目前,全国建筑涂料企业约有8000家,每年生产数百万吨水性建筑涂料,2021年产量高达1100多万吨。涂料固废如不鉴别,按国家规定必须以“危险固体废物”处置,处理费用是一般固体废物的2~3倍,且冠上“危险固废”帽子后很难再利用。“危险固废”焚烧处理时又要消耗大量能源。水性建筑涂料生产固废如果作鉴别,其测试费用需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测试时间也要在3~6个月,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讲是望而怯步的。最关键的是国内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屈指可数。可以说政策是对的,而落实又是难的,存在着很大矛盾。

我将上述情况向上海涂染协会汇报后,决定走访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并以协会红头文件形式提交“水性建筑涂料固废不再作危险固废鉴别,以一般固体废物处置”的建议书,得到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及其下属固废管理中心领导的认同和支持。

在上海涂染协会会长何扣宝、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张水鹤的带领下,由上海涂染协会副秘书长、总工程师蒋美芬为组长,上海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唐红侠博士,上海市涂料研究所检测中心主任张卫群教授级高工,涂料界元老申德欧总工程师林宣益和本人五人组成《水性建筑涂料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及管理要求》和《低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绿色水性内墙涂料》两个团标编制专家组。

专家组详细分析了上海市固废管理中心己有的水性建筑涂料固废属性测试数据,以及上海涂料所检测中心精心整理近些年水性建筑涂料送样测试数据,对照危险固废鉴别项目,逐项逐条研究分析,对已掌握的单项检测的最大值与危险废物判别标准值的比例超过5%的项目,均列为本团体标准的管控项目,最后确定了10个团标检测单项,检测费用约是原来费用的5%以下。

为体现团标的先进性,水性涂料固废中石油烃溶剂(高沸点有机化合物)的管理,从危险固废管控值为30克/公斤,降低到GB36600—2017《建筑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的第二类用地管控值9克/公斤。这意味着这样的固废就此单项而言即使填埋之后的土地,无需进行土壤修复即可满足建筑第二类用地要求。两年来的实践,绝大多数企业均符合此项要求,只有少数某些批次超标,经会同分析、整改后都达标,既促进了企业整改,又达到了提升涂料质量和减污降碳的目的。

固废团体标准,体现了“坚持精确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指导思想,体现了市局领导的担当和市固废管理中心领导的务实,它是协会领导支持、专家组不懈努力、参标企业忠实履职的结果。这个固废团标是国内第一个水性漆固废以团体标准的形式,为化解固废环境整治中的矛盾敞开了一条新路:企业得利(处理费用降低),政府放心(政策落实落地),协会高兴(服务行业企业)。

2021年1月14日,上海涂染协会何扣宝会长亲自主持《低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绿色水性内墙涂料》团体标准编制启动大会,该标准得到了浙江科力森、立邦、PPG、紫荆花、汇丽、申得欧、上海涂料所、SGS、丹麦福侣阁、常熟百氏高、昆山原创、成都普瑞斯特等十多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积极响应,开启了制定国内第一个对低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制排放的涂料标准,意义非凡,我们应牢记着这一天!

以前对高沸点的半挥发性有性化合物的观念,都以为蒸气压低,挥发慢,毒性小而不予以重视。其实不然,经研究表明,低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二次气凝胶形成的贡献率高达50%。量大面广的水性建筑内墙涂料中用SVOC替代VOC,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污,其制备的涂料也不是真正意义的绿色健康涂料。早在2016年上海涂料所检测中心张高工等专家就曾与本人探讨这问题。记得张高工指出,上海市土壤污染管控地方标准中有专门一项石油烃溶剂(高沸点有机化合物)的管控项目,且该数值要远小于涂料强检的GB18582建筑涂料有害物质限量中的VOC管控值(国内涂料标准里都还未涉及SVOC)。

2017年国家首次颁布的GB36600—2017,提出了强制性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为彻底搞清该标准中关于石油烃溶剂项目及其数据的依据,我冒昧联系上海环科院参与制定标准的老师。记得正值盛夏,该老师只有中午有时间接待,我大汗淋淋地赶到该院当面请教这管控项目的来龙去脉,管控数值制定的依据。可以说低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团标的编制,除了当前对比己有较多的研究,而早期是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得到很大启发。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9年对低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定义,欧盟生态认证2014年制定了室内建筑涂料低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管控项目。随着乳液技术的发展,对制备低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有了极大的支持,技术层面应该说没有问题。参与低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团标制定各企业选送样品的测试结果,绝大部分都达到了团标要求,但要转化为商品规模,还需花大力在配方和工艺等方面作全面优化改进,制定出不同质的高质量超级绿色环保内墙涂料。

《低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绿色水性内墙涂料》团体标准己于今年3月28日实施,目前正推进实施中。

该团标与世界上所谓最严的四大认证标准在VOC和SVOC这个大家关注项目逐一比较后可知。SVOC团标与世界最严的德国蓝天使相比,本团标在VOC方面比蓝天使严,SVOC由于沸点分级的不同,基本可说“两个标准”相当;欧盟生态标准与团标的合格品等级相当,而SVOC团标的一等品和优等品的管控均严于欧标,因欧标制定于2014年。随技术的发展,该团标高于欧标也是应该的;而另两个分别是美国绿色卫士和法国A+认证标准,均采用TVOC名称来表征,翻译为“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两个标准的TVOC是在涂料涂装后的第3天、第7天或第28天的某一天,检测单位空间中(沸点为69摄氏度至280摄氏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量(毫克/立方米),这个释放量只是表征这个涂料在涂装后某时间点释放量。涂料的有机挥发物随时间的释放量一般呈现抛物线图型,最后为一水平直线,至于是3天,7天或28天后转为水平直线,这与涂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沸点高低有关,现在涂料中SVOC偏多时,到28天后不一定达到稳定释放,另外一个涂料产品常规检测要耗时一个月之久也较困难,所以TVOC表征有其局限性。而低SVOC团标管控有机化合物沸点从室温至250摄氏度(VOC)和250至370摄氏度(SVOC),在管控范围方面占优,并且是对罐内涂料源头的VOC和SVOC总量管控,测试时间数小时完成。到底哪个标准是“优”是“俗”相信自有判断。所以符合本团标的涂料除了具有对消费者超安全保障外,对减污降碳的定量估算也是明明白白的。

常有朋友问我,你这样瞎忙有啥好处?而我自喻是“马路边带红袖章的大妈”——手举小红旗义务维持交通秩序。是的,新时代站在建设美丽中国、推进行业绿色发展的“大道旁”,我凭自己知识和经验累积,戴党徽举红旗,帮助社会、行业“维护秩序”其乐融融,甘为我国涂料染料行业绿色发展撒余热作贡献!

2022-11-28 ——漫谈水性建筑涂料“两个团体标准”的制定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9024.html 1 3 为绿色发展撒余热作贡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