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三届全球建筑大师论坛在厦门举办。论坛以“光之隧”为主题,试图探索人、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中国建筑师、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马岩松、法国国际灯光设计师、艺术家Georges BERNE应邀作为本届论坛主讲嘉宾,探讨人、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全球建筑大师论坛创办于2014年,本场活动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厦门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等主办。
马岩松:建筑,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想象力
马岩松认为空间、光线都是建筑语言,自带对话心灵的感染力。他的很多的作品都是用光去讲述空间和时间。例如从北京2050、胡同泡泡32号——源于一场对传统文化与环境的独立探索,选择摆脱传统与现代自带明确指向的文化隐喻、以形成一种拥有激发人内心情感变化能量的超现实感,到以倒挂的埃菲尔铁塔开启既浪漫又刺激的“叛离”;从朝阳公园的中国水墨画境——让自然成为精神空间,到给人以无限想象的云洞图书馆——如诗歌般开启一段心灵之旅,海天之间,对话自然;从百年嘉兴火车站尝试构建一个历史与未来同在的时空,到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对永恒的探索……再到“空”的精神性追求。
他提出不复制工业时代的辉煌,他的第一个海外作品“梦露大厦”即是对全球工业化时代“更高、更快、更强”价值观发出的质疑和挑战;他提出不复制传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他面对建筑遗产的态度,是拆除建筑“假古董”,拒绝真假不分的现实,让新建筑与老建筑建立内在联系,以一种共生关系展开对话。他认为,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人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去体验和感受,而不是强调建筑体。
他认为,建筑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想象力,这是比功能更重要的东西。建筑、诗歌、音乐、文学,都是能让人感受到自身内心的东西。一个建筑就像一本书,但一定不是一本说明书。建筑可以没有内与外的界线,人进入与发现的过程,是一场心灵对话。
传统建筑追求的人与自然的诗情画意,能否在现代城市、现代建筑里也有所追求?在他的作品中,他大胆地将建筑环境变成大地艺术,模糊自然与人工的界线,赋予建筑和环境超现实的气质,让人在这里对话天地。他主张让公共空间具有开放的品质,营造更加生活化的场景和气氛。
在现代城市建筑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面前,他以中国水墨画为创意之源,融合文化意境,追求建筑的精神属性,让建筑成为自然向城市的延伸。他也非常谨慎于建筑在追求传统意境和哲学的同时又显现出传统符号的样子,他认为建筑应有自己的语言。
他让建筑与环境呈现出一种戏剧化的关系。在自然里,让建筑以一种“匍匐”的姿态融入环境,变成大地的一部分,人可以以一种旅程的心境步行而至,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表演者。他也用建筑探讨历史和未来。他似一个理性的、略带感伤的、却又乐观的未来主义者,选择用“离开现在”的方式,离开当下阶段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与现实拉开距离,与那些快速城市化时期产生的东西拉开距离,在建筑里探索永恒。
最后来到“空”的空间里。他说,天空、树、人,这些自然的因素,会产生一种精神性,精神性也让建筑成为了文化。在模糊人和自然的边界之后,让人有一种要出发的感觉。在“空”的空间里追求的这种精神性,或可能成为建筑最终的追求。
他坦言,最终城市需要给每一个人提供的不仅是能用的东西,还要能开启每一个人想象的空间。
乔治·贝纳:光可以创造可能性,同时也能成为可能性本身
乔治·贝纳通过自己过去四十几年在全球的灯光设计实践,分享了自己对博物馆建筑的光影艺术,以及光和艺术品之间关系、光和建筑之间的关系的独到见解。
在他的眼里,光意味着可能性:光可以创造可能性,同时也能成为可能性本身,使艺术作品被完整呈现和正确理解,也成为建筑表达的可能性。他特别提出,在博物馆建筑中,他们所做的设计是要表达光与建筑的永久性对话,以及灯光本身具有的灵动性。
基于上述逻辑原点,乔治·贝纳用阿布扎比卢浮宫、斯特拉·马图蒂纳博物馆、曼萨特·盖利国家图书馆、法布博物馆、拉斯科洞穴岩画博物馆、博克斯艺术博物馆等博物馆项目的灯光设计作品,简述了光对艺术品以及博物馆建筑气氛的烘托效果。
乔治·贝纳说,在建筑和光之间的关系,他们设计团队所做的就是进行光照技术的研发,并把它完全地融入到建筑身体之中。例如可移动的光源如何让灯光适用于建筑的构造。在博物馆照明设计项目中,光不仅是要和建筑相适应,同样也要和艺术品相配合。
他还特别提出,怎么让光线在视觉当中消失,让它完美地融入到古建筑天花板中,让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消失,就是意味着在视觉上看不到,我们让光线本身来进行说话。例如,在法布博物馆里面,空间的维度是通过光线来进行体现的,照明使得空间具有四维感。
他认为,要把灯光照明设计和建筑本身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放置和重叠,而是超越光线本身进行绘画。比如一些天然材料的应用能让建筑与灯光形成一个延续感,看不到任何技术的痕迹,最终呈现的是隐藏起来的效果。光线、建筑,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像城市规划一样来做灯光设计。例如巴黎大皇宫,就是一个为期12年的项目,也唯有经历这个漫长的过程才能使得这个博物馆能够成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
乔治·贝纳借由他在中国的几个灯光设计作品进一步阐述光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包括北京英蓝国际金融中心大漆壁画《今夜无人入睡》如何解决照明设计与艺术品的完美配合问题,以及杭州英蓝中心大楼照明设计对空间体块关系的巧妙处理、厦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楼体泛光的设计及“凤凰之翼”布局等。
他指出,作为照明设计师,我们应该去挖掘如何用灯光展示建筑本身的特质,并且通过不断的尝试去创新和拓展我们所在领域的边界。 (全球建筑大师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