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思想,它可以让全体员工在企业文化影响下,对自己工作行为、价值取向、自我认可等产生思维默许。不可否认诚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关乎企业市场生存的命脉。
今天我们再次把这个话题拿出来说是极其必要和及时的。
首先近几年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各类企业发展都面临较大考验,尤其是建筑领域冲击更大,在这样不利情况下,企业的履约践诺会直接导致诚信的结果程度。有些人会反诘项目少了,企业发展遇到了困难,还怎么履约践诺?这种想法是片面和错误的,与合同主体方签订的协议、合同可能会执行不下去了,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坐下来协商,国家近两年来出台了不少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减负和扶持政策,商量出一个舒困方案,一起抱团取暖,共克时艰,而不是以大环境为借口,任由诚信度恶化。企业和人是一样的,诚信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事情,在当下各行各业追求诚信的时候,信誉的缺失会带来连锁反应,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兴衰。
我国建筑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混乱,从混乱到追求精品文化的过程,在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中,诚信文化作为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始终伴随着企业发展而不断汲取精华,推动和促进企业各项改革。应该说履行践约是诚信文化的根本,诚信文化是履约践诺的灵魂,依法合规是两者集中体现,是企业赢得优势发展,行业脱颖而出的根本保障。
我们说履约践诺的范围是全方位的,对外涉及企业的经营生产、服务和综合评价,对内则涵盖了内部管理、员工绩效兑现、风险防控、岗位目标完成的奖励、惩处等,其目标是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实现企业战略发展需求,继而扩大到企业对整个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在这方面企业不能够做到履约践诺,势必造成员工思想波动和抵触情绪蔓延,表现形式就是大家相互推诿,员工频繁跳槽,严重者造成人才断层。
履约践诺弘扬诚信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实社会中,大家往往会对一个企业进行评价,好与坏的印象延伸不外乎管理规范与否,履约践诺程度与否等,逐渐在行业内产生了好与坏的声誉与否。时下有种观点非常不好,那就是检索企业信息时候往往与这个企业的诉讼量挂钩,普遍认为诉讼量大就是企业履约践诺出现问题,这也是一种片面的观点。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做大,经济纠纷不可避免,关键是要看判决结果,企业胜诉就意味对方的合规经营出现问题,反过来也恰恰证明企业履约践诺没有问题。不可否认近年部分企业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履约践诺风险加剧,笔者作为合肥市建筑工程协会驻某区法院调解员,这两年就遇到不少这样的案例,总的来看小企业这方面风险较大,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履约都无法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不能够根据企业和市场变化规范管理,个别企业甚至纠纷标的额不足两千,也被列为被告,败诉是必然的。如此不珍惜行业声誉,让人惋惜。
诚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具体表现四个方面:一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无论是投资者保护、董事会的谨慎与忠诚,还是准确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等都需要诚信原则,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是企业诚信最重要的制度保障。二是企业声誉。企业的声誉是一种无形资产,良好的诚信声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企业的产品,尤其是名牌产品。品牌中蕴涵着企业文化,蕴涵着企业的价值,更是企业诚信的最好标志。品牌也就成为企业诚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四诚信是兴业之宝,即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有所作为。
履约践诺弘扬诚信文化应该成为现代化企业的普遍共识,一些成熟企业先后发布了《诚信宣言》《企业诚信白皮书》等综合反映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社会统一信用监督文本,运用最广大的社会平台、最有效地管理手段、最大自我改革的决心,努力践行行业立足基本原则。
依法合规经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保障,事实证明越是遵纪守法合规经营,企业生命力越久,深刻影响企业文化的上升力和品牌。建筑企业的合规经营内容很多,从项目谈判到招投标,再到项目实施和履约,直至后期服务等,体系庞大涉及面广,任何一环失控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和损失。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层除了拥有高效的执行团队外,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人才。事有千条不外乎人,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需要依法合规作保障,一支专业精湛、熟知条规、有所思考的管理团队势必能走在行业前列,影响和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相关行业为之所知,为之所用。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企业玩空心思钻政策空子,不断踩踏红线,以另外一种智商和思维带动企业所谓发展。客观地说这是一种短视行为。2021年,笔者参与处理一个项目纠纷,分包项目的劳务企业因管理不善联合班组长和部分工人与总包单位发生争议,虚构疫情期间人员全数到岗要求给予补偿,弥补拖欠农民工工资及差额,为此不断去当地水利主管部门、劳动监察大队等部门上访。纠纷调查小组在统一意见后要求劳务企业出具考勤表、工资表以及合同等,经过与总包企业安全负责人核对(安全教育培训名单)发现有一部分人并不在安全培训名单之列,劳务企业给出人员更换频繁无法及时汇总给总包单位。对此,纠纷处理小组制定第二套方案,邀请疑似不在项目生产人员、总包项目总工、劳务公司委托人在项目会议室开会,逐个询问每个人在项目哪道工序劳动,如何做的?钢筋工为例,绑扎哪道钢筋等,很多人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再结合疫情防控进出场人员实名制登记要求,最终纠纷调查小组向有关部门出具了劳务企业弄虚作假企图。这家劳务公司在事实面前不再向有关部门进行非法主张,也受到了这个县域行政主管部门5年内不得在本区域内开展经营的严厉处罚。因此说小到个体工商户,大到行业巨头和上市公司,都应该依法合规经营行为,避免出现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的发生。
这里需要提醒一点的是有些外向型企业也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依照当地法规和合同依法履约,这方面很多企业是有惨痛教训的,过分依靠当地律师和经纪人(中间人),不如认真培养自己的风险防控团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企业真正扎下根来,最大限度保护自身利益。
我国建筑行业快速、高速发展了四十年,成就是显而易见的,不但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造了广泛空间,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全民小康提升动力。人居和谐共生也好,凝固的艺术也罢,都需要我们整个建筑行业构建领域内的“命运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履约践诺弘扬诚信文化,依法合规赢得发展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当下去产能,走出去,一带一路等建设发展大格局正在考验和召唤我们优秀的企业勇敢开拓不断深化改革,建筑行业也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化危为机,如何推动企业向着更高目标迈进,更加有效规范管理等一系列课题,都值得新时代优秀企业家和行业精英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