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15日,华建集团承办的2022建筑可持续发展国际大会(第三届)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城市更新与地下空间创新技术发展”为主题,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学会、上海市地质学会、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外的22位院士及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业内专业人士等近200人齐聚沪上,结合线上线下联动,嘉宾们聚焦城市有机更新、历史风貌区再生、地下空间高效利用、城市空间格局再造与韧性发展、绿色与环境低影响开发技术等方面,分享了最新学术思想、技术成果、项目案例和行业热点。线上观看直播人次超过6万人。
本届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国强和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王卫东主持。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和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先后为大会致辞。
大会在2天时间内,12位院士和25位特邀嘉宾,围绕“城市更新与地下空间创新技术发展”主题,分享了37个报告。
12月14日的学术交流会,8位国内外院士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江欢成在报告中阐述城市更新的认识和实践,包括思南公馆改造以及大量地标建筑的设计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同济大学教授肖绪文在报告中介绍绿色建造的基本概念,梳理我国绿色建造所取得的成绩,总结绿色建造发展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绿色建造的发展路径和建议,并对最新发布的《建筑工程绿色建造评价标准》做了简单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吕西林围绕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性能提升的主题,强调在城市更新中提高既有建筑的舒适性和抗震安全性,并介绍了包括砌体与混凝土混用、砌体单面加固、局部加固和增层、改变结构体系等多种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做“地下空间设计四题”的报告。报告指出,开发和提升城市功能和建筑空间要依赖地下空间的创新设计,将光、空气、景色亦或文化引入地下空间,提升地下空间的使用价值,给使用者提供安全感、舒适感、体验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做“绿色城市设计的数字化进阶”主题报告。绿色城市设计核心是生态优先和环境承载力前置理念,包括“以地规城”“以水定城”“形因流定”等。通过实践案例,他阐述了地理空间数据、风光热环境数据、生境数据、街区建筑形态数据在绿色城市设计数字化进阶中的应用及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荣誉讲席教授、教育部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朱合华的报告叙述了智慧国土与地下空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数字地下空间的作用,系统地阐述了地下空间数字赋能方法、技术平台和成果,并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展示了数字地下空间系统在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状态定量评价中的应用示范,最后指出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未来地下空间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刘加平介绍裂缝控制成套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效果,为现代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指导。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吴宏伟汇报了团队在状态相关非饱和土力学领域三个科学发现:持水特性和应力状态效应,小应变剪切模量的吸力路径影响机理,大应变剪缩胀体积变化的吸力状态效应。
12月15日的学术交流会,4位院士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龚晓南从城市水涝灾害和地下水控制两方面总结了城市建设中水的问题,分享了地下工程施工效应环境影响的几点思考,以及目前植桩技术的新发展,最后提出了几点工程师思维的理解。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在报告中介绍了针对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源超前预报与灾害防控难题,构建和创新了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理论与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超重力研究中心主任、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陈云敏阐述了城市工程系统面临的四大技术挑战及科学难题,以建立三轮驱动研究新范式为总体思路,梳理了城市工程大脑的理念、架构和战略意义,三轮驱动科研范式在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中开挖面安全、管片数字化运维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创新思路和关键技术对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吴志强在报告中以TOD开发为切入点,通过对厦门、北京、成都等地规划项目的回顾,结合国际经验,总结项目经验与建设开发原则,提出“智人站城”TOD5.0模式。他指出,无论是城市更新或是地下空间的利用,只有功能复合一体化开发才能让城市充满活力,才能让城市片区绽放,让生活更加美好。
大会闭幕式由华建集团常务副总工程师王平山主持,江欢成院士致闭幕词,王卫东大师代表组委会总结了本次12场院士报告和25场嘉宾报告,并对支持本次大会的专家、领导、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
建筑可持续发展国际大会始终秉持交流学术、碰撞思想、促进合作的宗旨,贯穿“创新”和“发展”两大理念,在业内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已逐渐形成汇聚高端资源、跨界开放合作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活动平台。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促进了城市更新与地下空间技术的创新融合,为工程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和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