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实现“三化” 走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新路

□记者 张高青

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路该怎样走?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健全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稳步提升工程抗震防灾能力、加快建筑业“走出去”步伐等主要任务,为建筑业转型升级之路指明了方向,即从粗放型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转变,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走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即按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基本途径是设计标准化、构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科学化,以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建筑工业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是装配式建筑。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得到快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新开工建筑面积达7.4亿平方米,较2020年上涨了17.69%;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超过25%,装配式建筑建设面积累计达到24亿平方米。

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下,装配式建筑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国家连续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进入“十四五”,对装配式建筑的扶持力度依然不减。在2022年年初住建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2022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一文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绿色建材,加快建筑节能改造。

众所周知,传统建筑行业对于建筑施工人员的数量需求较大,用工成本的提高必然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因此以工业化方式重新组织建筑业是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方式,对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智能化】

智能建造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工业化建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工程建造创新模式。

发展智能建造,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稳增长扩内需、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为大力发展智能建造,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下转第2版)

2022-12-29 张高青 □记者 张高青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9425.html 1 3 实现“三化” 走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新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