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筑产业现代化

以时代的担当建设品质工程

——郑皆连院士谈打造品质工程的模式、路径与方法

“在全国推进百年平安品质工程的大背景下,作为建筑业的一员,应从国家百年千年大计出发,从工程的全寿命出发,以时代的担当建设品质工程,助力我国真正成为国际建筑业的强国。”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筑业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认为,中国建筑业若要保持较高竞争力更好地“走出去”,推动辐射东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品质工程”理念和目标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在主题演讲中,他围绕打造品质工程模式路径与方法提出三点新思路。

第一,要推行“大型化、工厂化、机械化、装配化”建设模式。郑皆连以港珠澳大桥为例,他说,该桥主体工程推行这“四化”,既能解决劳工老龄化、稀缺、成本高等问题,又能大大提高加工制造进度和质量,加快工程建设进程,为工程的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现代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型化、工厂化、机械化、装配化”也是综合国力和生产力的体现,需要推广发展。

第二,要践行“产学研用”充分融合。郑皆连介绍,由他主持建成的广西平南三桥是跨境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要通过科技创新,降低了临时工程造价,还解决了钢管内的混凝土收缩造成脱粘脱孔等难题问题。大桥已于2020年底建成通车,实现了零安全事故,质量全优。同时,每平方米造价仅1.8万元,造价低的同时,不仅减少了碳排量,还创造了花园式工地,达到优异的环保指标,成为了一座世界名桥、打卡桥,并荣获了15届“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2022年度接础基础设施提名奖。

第三,做聪明有品味追求的业主。设计方案比选是工程的灵魂。品质工程首先从设计方案得是“优生优育”,以郑皆连主持的在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为例,该桥跨径较同类世界纪录提升了155米,项目团队根据已有设计规范标准以及理论,进行了几十次的设计方案比选,最终将配筋率降为原设计方案的1/16。“建设方需要鼓励科技创新,但是是基于成熟技术的创新突破,并秉承‘安全、耐久、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不能仅追求单一因素而忘记了工程建设的初衷和内涵,更不能用‘交学费’的方式来搪塞自己。”郑皆连说。其次,他也不建议完全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来压价,应建立调价机制。“市场往往出现低价抢标,施工期间带来价格变动的因素多,如不把价差及时补上去,施工是难以进行下去的,质量、安全、工期都无从谈起。”郑皆连认为,建设方要提早与审计部门联系,让他们认同,通过抓好施工节点工期来保证总工期。但是一个大工程调价是正常的、必要的。因此,建议借鉴国际方面常用的FIDIC条款,建立良好的调价机制,同时注重监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高质量的工程建设保障机制,推动每一个品质工程的建设。 (记者 徐敏)

2022-12-29 徐敏 ——郑皆连院士谈打造品质工程的模式、路径与方法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9444.html 1 3 以时代的担当建设品质工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