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特别报道

实干担当争先锋 越是艰难越向前

——中铁二十五局大湾区公司江村站北区生产楼建设侧记

□张 婕

江村站北区生产楼地处广州市白云区,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安优线”建设项目控制性工程之一。

总建筑面积4284.86平方米,用时140余天,平均4天建设一层楼,中铁二十五局用实干跑出非凡速度。

1月6日,由中铁二十五局大湾区公司承建的江村站北区生产楼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广铁集团“安优线”工程建设标准化施工的“标杆项目”,广铁集团在现场召开了“安优线”观摩会,参观了标准化施工和精细化管理,总结了“安优线”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施工经验。

镜头转向施工现场,面对重重考验,建设者是如何一路过关斩将,如期完成每一项施工任务的呢?

“嵌入式”统筹调度,“零距离”帮扶指导

生产楼建设工期紧迫,任务量大,还要在建设中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新难题。不少人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问题就摆在眼前,只要下决心去干,没有办不成的事。”该公司在接到快速施工指令后,调派本部经管部、物资部、工程部、安全监督部等有关部门骨干,成立督导组,以“嵌入式”统筹调度、“零距离”帮扶指导为手段,发挥各自优势,提升管理精度,全力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公司本部各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协调优势,主动到施工一线,沟通、解决影响施工生产的棘手问题,延伸服务触角。”施工中,督导组重点围绕生产楼方案预控、资源配置、安全质量、队伍管理等方面开展各项基础工作,详细了解工程特点、地域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对项目工作存在的机械材料堆放、安全质量管控、施工环节优化等重难点事项进行充分讨论研究,广泛集思广益,形成了项目策划指导意见和建议,发挥了本部督导组多部门、多专业、大集体智慧的作用,推动了生产楼建设进度。

在督导组的帮扶建议下,项目成立“进度汇报”微信群,每天在群里汇报当天施工进度,做到“一天一调整”,针对当天施工产生的问题,做到“一天一解决”,有效地推进了工程建设;加大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以及资金、设备的投入,最多一天能达到100余人同时作业,强化了现场资源配置;建立相应奖励机制,与班组签订军令状,按计划完成节点目标给予奖励,调动作业人员积极性……“领导高度重视,高效的资源配置,是以快制胜的关键。”项目负责人张全明感慨道。

关关难过关关过,办法总比困难多

“哐当、哐当……”江村站北区生产楼施工现场,火车在旁边跑,工人在现场忙,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生产楼三面环铁路,自建设以来,我们就一直在跟火车‘赛跑’。”张全明说,江村站北区生产楼建设工期紧张,临近既有线施工是制约工程建设的“拦路虎”,建设者一边要加紧施工,一边还要维护铁路行车安全,确保火车运行跟工程建设“两条腿”不仅跑得快,还跑得稳。

临近既有线施工仅是阻碍该项目施工的一个缩影,自进场来,项目部还面临着工期紧张、资金短缺、人员不足、场地狭窄和用地困难等不利条件,且受疫情影响,加剧了工期紧张的局面。在有限的工期攻坚克难、诚信履约成为项目部上上下下急待解决的难题。

“一台冲击钻,5天仅能完成一根桩基成孔,按照现在的进度,在计划工期内完工基本不现实。”“调集一台旋挖钻机,平均10小时就能完成一根桩基成孔,比冲击钻快多了。”“但是怎么运进来呢?运输车承载旋挖钻机后高度可达4.5米,远远超过距离项目一公里外高仅4.2米的涵洞高度。”“只能安排专人驾驶机器穿过涵洞,可机器的履带会严重破坏路面,这就难办了。”“可以在机器履带下面铺设橡胶垫、橡胶轮胎或者木板等缓冲压力,这样机器在前进过程中,就能减少对路面的损坏。”……为抢抓施工进度,该项目部召开专题座谈会开展头脑风暴,集智聚力,经研究讨论,决定采纳调集旋挖钻机施工的建议,后耗时2个小时,聘请专业人员将旋挖钻机开到项目部,成功推动施工驶入“快车道”。

场地狭窄,在调集旋挖钻机等大型机械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如何在700平方米的地方摆放6台3米长的机器及成堆的施工材料也深深困扰着项目建设者,他们根据机器长度、材料面积多次探讨研究,最终重新排列了施工顺序图,成功安置了这些“大家伙”;在前期大电未接通的情况下,该项目通过调配发电机创造施工用电条件;为加速材料周转速度,项目部还配置了4套木模板加快主体结构施工;作业人员每天三班倒,人停机不停,确保24小时施工……合理配置资源,明确节点目标,加大奖罚力度,压实各级责任,项目部多措并举,全力保进度、抢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分别于去年8月29日、10月13日较计划工期提前两天完成桩基施工作业和主体结构封顶。

全体建设者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工程建设按期优质完成,赢得各方交口称赞,员工们受到鼓舞,干劲更足了。“老同志自告奋勇上工点,年轻人毫不退缩守阵地,项目所有员工都很‘给力’。”张全明提及项目快速施工过程时,不无感动地说。

“找茬挑刺”不护短,安全质量无小事

爱“找茬挑刺”的人,往往是令人讨厌的,但在江村站北区生产楼施工现场,却成了“香饽饽”。这不,职工曾彬发现了一处安全隐患,并勒令工人立即整改,还受到表彰。

为了让每一位职工都成为项目“管理者”,张全明要求职工们要“主动出击”,“干好分内的事,管好身边的事,多想项目的事”。每周召开一次“查找漏洞分析总结会”,让大家畅所欲言,如果会上不便说,还可通过网上聊、写纸条等方式传递给项目主管领导。并把能否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作为评选优秀职工的重要条件。

为推动施工生产安全优质进行,该项目部紧紧围绕“比安全,创安全工程,确保施工安全零事故;比质量,创精品工程,确保工程质量零缺陷”管理目标,严格遵循标准化施工工艺、守牢安全质量底线,推进施工标准化、规范化。

“班长,钢筋搭接接头有的长度不够,差一点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错开,应该没问题吧……”“差一点儿?一点儿也不能差!这会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通知班组人员,马上重新施作绑扎钢筋。”这是发生在生产楼建设现场的一幕,听到汇报后,班组长老杨大声呵斥着身旁的工人。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是每个人心中不变的信条。“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我们建设的每一项工程都是为企业打造的‘招牌’产品,我们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项目书记阎根弟自豪地说。

不仅如此,建设者还紧跟施工节点推进计划,在关键节点、关键岗位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责任区,让党员划区包片,带领职工提质攻坚、安全生产,同时以职工夜校、班前教育、工地安全小广播等载体为依托,利用云课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品质至上理念,推动质量安全生产意识入脑入心。截至目前,该项目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工程质量合格率达百分之百。

2023-01-12 ——中铁二十五局大湾区公司江村站北区生产楼建设侧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9676.html 1 3 实干担当争先锋 越是艰难越向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