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放管服”让建筑业更趋向高效透明

□记者 吴真平

“放管服”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大举措。“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三者互为补充,紧密相关。“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放管结合,促进公平竞争;“服”即优化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近年来,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大力简政放权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包括:政府进一步简化建筑行业一些审批事项流程;建立科学合理化监管职责体系,全面消除建筑监管盲点,明确监管主体;同时通过构建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统一收集和管理建筑行业相关信息,并利用信息公示加强监管力度;妥善解决建筑行业服务事项,推动政府服务便利化、自动化、智能化。

建筑企业资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市场准入制度,是政府调控市场、引导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2018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广东作为试点地区开展建筑企业资质管理“放管服”改革。试点后,当地行政审批效率有效提高,审批时限得到大幅压减,企业申请资质和审批过程实现“不见面”“零跑动”;全面实现“电子证照”,切实解决了以往办事时间长、流程复杂以及内容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企业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筑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2018年至2020年,广东省建筑业总产值由1.37万亿元增加至1.84万亿元,排名跃升一位至全国第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深入推进建筑业“放管服”改革,2019年3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行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从2019年4月1日起,全国范围对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围绕“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能、服务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探索建立“诚信规范、审批高效、监管完善”的告知承诺审批新模式,推动资质管理向“宽准入、严监管、强服务”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1日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的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延续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不再委托各省级住建主管部门审查。

数年来,资质管理政策历经多次调整,相继颁布建立“四库一平台”、工程业绩录入、全面推行电子化申报和审批、整治注册执业人员挂证行为、劳务用工实名制等相关文件。众多改革举措给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2020年12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在《方案》中,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数量由593项压减至245项,多项资质被取消、合并,明确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改革措施表、改革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分类分级表,原特级资质变为综合甲级,总包一级变为甲级,总包二级、三级变为乙级资质等相关具体划分。

2020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制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继续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同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的通知,选择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等6个地区开展试点。

2022年是建设工程行业持续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行业迎来了多项重大变革。

2022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围绕高频应用场景和企业群众普遍需求,对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规划部署。2022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有序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的一系列举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涉企证照电子化。2022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书电子证照试运行的通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要求,(下转第2版)

2023-01-16 吴真平 □记者 吴真平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9684.html 1 3 “放管服”让建筑业更趋向高效透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