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绿色建材·装饰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绿色增长

——木竹材料装饰应用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阮建荣访谈录

□李兴龙

题记:我国高度重视木竹资源的开发利用、造福于民。绿色低碳、可再生可降解建材成为“双碳”愿景下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增长极,成为建筑装饰装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本期就竹材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中的应用话题,与上海嘉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木竹材料装饰应用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阮建荣作探讨式访谈。

竹产业已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绿色产业

阮建荣是较早探索竹材与空间应用关系的科技型企业家,该公司主业虽然是宾馆酒店装饰,但近年来主动融入国家竹产事业,积极探索以竹代塑、竹钢建材的研发应用,一以贯之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把这一理念提升成为高尚的文化自觉和使命追求。

谈起“竹饰”,阮建荣对自己的创新成果如数家珍。整体认为,竹产业致所以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绿色产业,一是我国竹资源丰富、加工生产历史悠久、竹文化源远流长。竹子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成为中华民族价值和美德象征;二是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竹子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成为建筑室内装饰的绿色产品,日渐受到市场青睐;三是我国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保护和培育优质竹资源,建立一体化的现代竹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竹子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作用,为实现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做出贡献。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年中国竹藤产品国际贸易总额达到27.8亿美元,其中出口27.5亿美元,进口0.26亿美元。

事实证明,“两山”理念深入人心,竹子作为一种低碳、生长快、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在保护生态系统、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增长和建筑装饰装修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从企业躬耕实践到国家创新联盟

据悉,“上海设计100+”是该市自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创意城市-设计之都以来的一项产业规模大、涉及领域广、落地效应明显的文创活动,体现了该市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取得的成果。阮建荣介绍,“我们开发设计的‘东茭泾公园生态竹钢装配式建筑’,就是所有参赛项目中唯一彰显竹元素的入围作品,并由‘作品’理念,提升成为城市共公场所的‘产品’成果。”

“东茭泾公园”项目,位于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区“撤二建一”之后的大型生态绿地,又是上海建设“海绵城市”的试验单位。该公司把自主设计的竹钢装配式建筑植入公园——“木竹亭子”“竹钢厕所”“重竹廊架”以及富有艺术感观、文化创意、方便市民休息的“城市家具”。对此,阮建荣认为,“木和竹总给人以亲和温暖感,我们把低碳要素融入到城市当代艺术,让绿色审美沉浸于园林景观,旨以唤起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把‘重竹’与‘钢材’结合起来并赋之于‘装配式’的模式创新,是需要创意思维、跨界融合、舍得投资的。”

资料反映,木竹材料装饰应用国家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于2019年12月16日,依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上海嘉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中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探索向建筑室内装饰领域拓展疆域;联盟成员由来自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科研单位、高校、协会和相关企业等53家单位组成。联盟定位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相结合的木竹建材应用的创新体系,以提升我国木竹装饰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任务是针对木竹装饰产业的重大需求,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装备,促进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

据介绍,该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围绕木竹装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产业链推广和应用的难题,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开展“产出、研究、创新、应用”协同创新与技术合作,突破制约木竹装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

竹材在建筑装饰领域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着力聚焦竹文化播扬。阮建荣深有感触地说,联盟创建以来,我们始终把设计引领视作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每年定期邀请国家竹子中心、同济大学研究院教授吴再兴、资深高级建筑设计师郑稼和等专家宣讲竹文化、工艺、技术,以无限的热情赋予这个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联盟每年组织企业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竹材在酒店装饰中的应用峰会,受到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中国林业产业诚信联盟的支持。

——积极参融国际博览峰会。2020年10月10日至12日期间,由中国林学会、中国旅游资源整合联盟民宿专委会主办,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竹木企业发展分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参与2021年9月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国际绿色空间与竹材装饰应用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酒店装饰与竹材装饰设计应用推介峰会”,得到中外建筑设计师的热情参与。

——在实践中走出创新路。“木竹材料在建筑室内装饰中的广泛运用,是近年来联盟的突出成绩单。”阮建荣告诉记者,一是在科技创新上,上海嘉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建的竹子环保公厕项目获“上海市公厕创新产品技术应用奖”;二是在工程应用上,众多企业把木竹巧妙地结合起来,先后应用于中国核工业博物馆、中央电视台动漫中心、水岸清华会所等。而类似“大年初一”“风情小镇”的竹饰宾馆风貌,则淋漓尽致地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友好的竹境之美。竹饰工程占比日益增多,其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三是在产业带动上,联盟与中国科学研究院木竹工艺、国家竹子中心协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四是在成果转化上,东茭泾公园竹钢技术,目前在上海静安、普陀、长宁三个区的城市更新、口袋公园、公厕以及城市家具的应用层面实现签约。同时,促进联盟成员企业新建、投产木竹材料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达10万立方米。竹材的应用场景逐渐从单一的地板,向建筑物外墙板、城市家具、酒店工程等应用场景扩展;五是在开放共享上,联盟组织企业参融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国际竹藤组织园建造了两座风格迥异、融合现代与传统元素的展馆建筑,一座是用传统原竹建造的现代设计风格鱼型建筑“鱼乐竹馆”,一座是用现代工程竹材建造的扬州传统园林歇山式水榭“韵竹轩”,展示了竹材在绿色人居环境中的独特魅力;运用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突出竹子在园林、园艺建设中的特色和优势,为世园会打造了一处充满绿竹神情的美景。

下一步,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突破哪些瓶颈?对此,阮建荣简述表示,一是科技创新还需不断加大力度;二是竹材在建筑装饰工程制造业中的技术连续化、产业规模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品牌国际化、销售订单化、价值创汇化等方面的标准亟需制定;三是要持续不断地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企业及研究院的合力参与。

结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有期。阮建荣感慨地说,“在改革开放的东风里,我从浙江嘉兴农村来到大上海创业,对竹子始终独有情钟。做酒店、写字楼、商场装饰投标,我总希望把竹制品列入预算清单。我们浙江嘉善的东鼎家具厂大力开发木竹产业,如今已成为展示、展览、展销绿色建材、弘扬竹文化的窗口和基地。”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高质量发展我国木竹产业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2023-02-13 李兴龙 ——木竹材料装饰应用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阮建荣访谈录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9917.html 1 3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绿色增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