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佩岚)近日,由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北京企业联合会和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三家联合主编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程》编制启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会议伊始,由地标编委会对《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程》地标编制的总体情况、主要内容、分组分工和时间规划进行说明。
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办公室委托的专家、中国电子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吕艳静强调,电子文件是国家治理、经济运行、社会运转的基础工具,建设工程电子文件是建筑工程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产物,是支撑高效管理的关键资源。她表示,建设工程电子文件的管理应符合国家战略,提高标准研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后续实施打好基础,将电子文件管理融入建筑工程监管和行业管理业务。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义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月6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管理,推行工程建设数字化成果交付、审查、存档,保证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因此,资料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推行工程资料电子化势在必行。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钟锌章在讲话中肯定了地标编制对推动建设工程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对编制单位的工作效率给予了肯定、表示了支持。同时对地标编制的注意事项、评审流程进行介绍。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企业联合会会长张建利作总结讲话。他强调,地标编制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科学指引,为北京市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提供助力。北京市住建委在推进全市房屋建筑工程资料电子化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协同发力的“双轮驱动模式”原则,而标准规范就是连接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传动轴”和“差速器”,既能实现相互联动,又能适应双方并不完全一致的快慢节奏,让双轮驱动机制发挥更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