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雯
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的卡赫拉曼马拉什省发生两次7.8级地震和数百次余震。叙利亚国家地震中心表示,这次地震是叙利亚国家地震监测网络1995年建成以来监测到的最强烈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震中位于土耳其东南城市加济安泰普以西约40千米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地震破坏强度高达9度。据称,加济安泰普市几乎被夷为平地,以西的卡赫拉曼马拉什、阿达纳、奥斯曼尼耶等地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次地震破坏力为何如此巨大?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高震级加浅震源
破坏力约等于130颗原子弹发生爆炸
英国开放大学行星地球科学教授戴维·罗瑟里说,超过7.0级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20次,此次地震的最初地质断裂发生在东安纳托利亚断层,震源深度较浅。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结构与地震工程学副教授穆罕默德·卡沙尼指出,高震级加上浅震源使这次地震极具破坏性。
这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4公里。地震学上,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被称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地震对人类活动造成的伤害就越大。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4公里。2017年,两场震源深度50公里左右的7.1级和8.1级地震袭击墨西哥,造成全国性破坏和数百人死亡。
7.5级左右的浅源地震,严重影响的范围约为距震中50公里到100公里之内。2020年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的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但震中只有6个村镇,距离主要城市超过100公里,所以未造成严重伤亡。而这一次,距离震中40公里的加济安泰普市就有约210万人口,包括数十万叙利亚难民。同时,震中距离叙利亚西北部边境仅50公里,那里的难民营中还有超过170万流离失所者。
据土耳其地震专家表示,地震灾区的断层积累了500年的应力平衡被打破,这次地震也是土耳其过去百年来第二大地震,破坏力约等于130颗原子弹持续爆炸了43秒。
地震动反应谱远超中国设计反应谱
从建筑抗震角度来看,如何理解这130颗原子弹的威力?日前,北京工业大学李易教授团队基于若干中国规范设计建筑,对做土耳其地震破坏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李易教授团队通过选用此次地震中三组地震台站记录数据,对三条地震动记录的反应谱与我国规范设计反应谱进行了对比,得出结论:本次土耳其地震作用远超过了用于一般抗震分析的8度罕遇地震作用,甚至也超过了最高的9度罕遇地震作用,超过了一般设计考虑的场景。要知道,我国抗震规范设防烈度最高也就是9度,超过9度地区即用“9度+”表示。
(下转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