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长袖长衫全副武装,当他脱下这身装备时也已全身湿透了。这是蔡辉工作的常态,坚守在施工一线就是他的工作。
蔡辉2003年技校毕业后,进入上海路桥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成为能扛大旗的多面手,开挖机、铲车、吊车都不在话下。在他看来,新时代下的新型产业工人需要一手抓理论、一手抓实操,练得了过硬本领、带得出过硬队伍。他在工作中努力完成大专学历,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
学原理、搞发明,没有做不成的事儿
如果说金易是现场的“大管家”,那么蒋海峰就是现场设备的“主人”。1996年,刚满23岁的蒋海峰,大学毕业后踏上了工作岗位,正式开始了他的“工程人”之路。如今,距离他进入上海路桥工作,已经过去了整整27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小半生都奉献给了工程施工”。
为了降低施工对周边的影响,上海路桥机械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蒋海峰前期做了大量的试验,“现在我们用的是超高压水射流进行切割作业,为了降低这项工艺带来的噪音,一方面我们和厂家、上海环境研究所试验,采用降噪吸声的材料,另一方面,也给设备喷涂阻尼材料,从震动源头减少噪音。”除此之外,蒋海峰在内环施工期间,也不断在进行着设备的小发明、小改造。为确保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他设置了危险区域的声光报警系统。为提升防撞墙安装效率,他又发明了快速化测量装置……
“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四平路-正本路)防撞墙更换,在新预制防撞墙构件安装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安装的精度问题,那么就可能存在方向偏差,我就通过这个传感器来检测它的偏差……”蒋海峰介绍道。在采访中,他向记者展示了他研发的预制防撞墙三维辅助安装装置,能够对防撞墙的安装进行辅助测量。这项装置内部 有程序设定,当偏差超出一定范围,则会出现语音提示。蒋海峰说:“别看它长得不太精致,研发出来还是要下点功夫的,为此我还自学了好久的编程呢。”
“活到老,学到老”是蒋海峰的人生信条之一。他深耕技能、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工作态度,与上海路桥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理念不谋而合。
自项目启动以来,“易峰匠心工作室”两支产业工人队伍协同合作、工程师与技师 精密配合,冒酷暑、战风雨、斗严寒,历经艰苦鏖战完成内环“年轻化”改造任务,用行动展现了“机施战队、激流勇进、誓创一流”的精气神,展示高素质、多层次、一专多能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