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顾今 通讯员 刘宸)“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深知肩上的担子要比手中的焊枪更重。”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焊工高级技师付浩表示,此前他在车间厂房不断收集一线产业工人心声,要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出来,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依法做好履职工作。
付浩提到,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干、风雨无阻向前进,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一线产业工人在历史的进程中团结奋斗,在党的带领下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如今的新家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工人群体要更好地传承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每个工种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干出彩、干出成绩。
付浩过去工作的地点通常露天,在严寒、高温下手握焊枪面对四溢的火花,一站一蹲就是许久,有时被飞溅的火星甚至是融化的铁水灼烧身体,他也总是忍着疼痛,保障工作高质量完成,做出最优质、最漂亮的焊缝。“工作就像绣花一样,前面的几十针、几百针也许看不出区别,但最后的作品能反映出你下了多少功夫,每一针是否用心。我从来没有糊弄过每一针。”他的工作作风像一把火炬,点燃了无数青年工人,一大批青年焊工在他的指导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为了履好职,付浩加强学习各类理论知识的同时,还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实际,他从自己的工作出发,为产业工人的技能提升发声。付浩认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搭建好劳模和工匠工作室的有利平台,充分发挥好行业领军的劳模和工匠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不仅是产业工人成长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对此,付浩建议,要利用劳模、技能大师和工匠工作室平台,充分发挥劳模、技能大师和工匠的“映射作用”和“头雁效应”,培养“工匠集群”,“要让‘一个好’转变成‘普遍好’,把‘一个强’打造成‘各个强’,这样才能为企业、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