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正逢春寒料峭时节,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在建工党校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党委书记、董事长黄震,党委副书记、总裁张建东等主要领导回顾了我们当初靠实干创造的辉煌过去,如今,我们仍然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唯有依靠实干,坚持干字当头,把使命抗在肩上,才能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是的,实干就是攻坚克难,实干就是奋力闯关夺隘。广西钦州工地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面对艰难险阻,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风高浪急,敢于开顶风船,风雨兼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新征程上取得了新的业绩,开辟了通往胜利的坦途。
时隔两年之后,我们又一次挥笔钦州。
两年前,我们曾经来过,在这里写下了“‘海派’钦州”,因为钦州正在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因为华谊钦州基地项目是上海参建的广西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因为华谊建设有限公司来自上海建工安装集团。
沧海桑田。
仅仅两年,满眼已是高高矗起并且呈规模化展开的化工装置,看上去让人震撼,也让我们的心中涌起了再次挥笔著文的冲动。
在钦州挥笔,必须是钦州笔划:竖横点撇捺,竖为塔、横为管、点为罐,而撇捺就是建设钦州石化产业基地的人。
两个工作会议和一段历史回忆
以钦州笔划著文,纵横开阖,不能不写到与此相关的两个工作会议和一段历史回忆。
1
2023年2月19日至21日,上海建工管理学院崇明校区,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和上海华谊建设有限公司分别召开了2023年度工作会议。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先期召开,2月19日;上海华谊建设有限公司随后召开,2月20日至21日。
既在同一个时段,也在同一个地点。上海华谊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雪明曾用工程术语概括说,这是一次“搭接”。
与集团经营战略的“搭接”,其中一点的归结,就是“振兴工业安装”。工业设备安装是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的强项,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的前身就是上海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不仅名声在外,而且业绩斐然。
与公司发展历史“搭接”,上次工作会议提出了“五个第一”:第一次同区域承接五套装置,第一次同区域承接钢结构超万吨,第一次一次性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三千立方米,第一次单项合同额达2.7亿元,第一次生产经营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而本次工作会议则强调了“八个第一”:第一次同区域承接五套装置——钦州醋酸二期装置、丙烯酸及酯装置、40万吨/年VCM装置、双酚A装置、丙烷脱氢装置,第一次同区域承接钢结构超万吨(累计),第一次一次性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三千立方米——双酚A项目,第一次单项合同额达2.7亿元——宁波佳境项目,第一次承建超90米高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双酚A项目造粒塔,第一次当年开工、当年中交、当年投产——钦州醋酸二期和宁夏晓星项目,第一次实现四大经济指标同时创历史新高,合同签订额、建安产值、营业收入、净利润,第一次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和华谊集团两家股东分红。
有回顾也有反思,有信心更有决心。工作会议提出的“十六字”掷地有声:趁热打铁、添柴加火、只争朝夕、真抓实干。
2
“振兴工业安装”,是一种历史的传承。
自上海安装集团创立至今的60多年历史中,经历了初始阶段的艰苦创业、发展阶段的施展雄风、再到转型阶段的矢志坚守,在国内外无数个工业安装项目建设中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上海安装”这支光荣的团队,尽管新老更替,队伍换了一批又一批、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勇于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没有变、优良的传统和敢打硬战的作风没有变、面对困境勇于迎难攻坚的斗志没有变。
这就是传承。
忆往昔,以化工工业安装项目为例,1960年下半年投入施工的25000吨/年合成氨工程是上海安装成立初期承建的第一个大型化工项目。自此以后,肩负历史重任,还相继承接了上海石化、吴泾化工厂、高桥石化、LNG储罐等项目的设备安装任务。在这些大型重点工程的施工实践中,“上海安装”不仅提升了大型设备吊装、超高压压缩机安装、超高压管道安装、焊接技术等工业设备安装的水平,而且全面展现了在工业设备安装领域中的综合实力,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的主力军。
在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秦凯凯的记忆里,曾经由他担纲建设的两个化工项目是永远也不会忘却的——
“第一个工程是安徽无为联产甲醇工程一期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是华谊集团投入上百亿元打造的安徽华谊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2009年11月16日,作为这个项目的总指挥,我带领上安安徽华谊项目部同志,头顶暴雪,脚踏冰霜,来到芜湖长江边的工地上,举行了联产甲醇工程一期A3标段、B2标段开工典礼,由此迈出了由施工管理向施工总承包管理转变的坚定步伐……
“第二个工程是天津渤化石化丙烷脱氢年产60万吨丙烯项目。这是目前国内首套、世界单套规模最大的丙烯生产装置。都说这个项目有个别名,叫‘大、难、紧’,不过,这个别名不是上安人给起的,起这个别名的倒是业主——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渤化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本人。2011年12月8日,在设计图纸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上安天津渤化石化项目部同志已经排出了切实可行的工程推进计划,并且提出了‘特大型塔类设备液压提升整体吊装施工技术研究及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是的,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提出的工作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求实为本、创新为魂,精心安装、用心服务。
两个项目经理和他们的团队
入夜,我们走在钦州港偌大的化工工地上,北部湾的海风阵阵吹来,尽管有些凉意。恢弘的工地上,灯火璀璨,阵势浩大,辉煌无比……这是无数建设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勇于奉献的巨大成就,它彰显的是理想和信念,彰显的是使命抗在肩上、勇于奋进的精神和力量。
以钦州挥笔著文,洞见底蕴,必须走进华谊钦州基地项目工地,与建设者共同执笔。
1
袁杰毕业于江苏科技大学,学的是材料成型专业。
材料成型其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就是焊接。2012年,上海华谊建设前去该校园招聘,他投了简历,然后面试,然后录用,然后就去了华谊在绍兴会稽的工地,当了施工员,从此,他就把自己焊接在工地上了。
2020年,上海华谊建设中标钦州石化基地一期能化水处理项目,承接了循环水站和脱盐水站工程,他被派去担任项目经理。第一次担任项目经理,心里开心不已。有开心也有压力,他是“80后”,还年轻,他的肩膀能够扛得起这副重担吗?难题,确实也接踵而来:循环水站做的是地下管,且不说管径大,2.2米,也不说基坑深度深,地下5~6米,最大的问题是留给他的施工区域实在有限,一边是已经落成的冷却水塔,塔基不能因为排管受到任何影响,塔身不能产生丝毫的倾斜、偏移;另一边是马路,要保证车来车往的正常通行,路面绝对不能发生塌陷,甚至不能有这里或那里的开裂;而更让人头疼的是,施工时恰逢南方的雨季,下的是雷暴雨,挖好的基坑在一夜之间就被灌满了雨水,根本就不可能下管,就算下了管也不能焊接。水处理是装置运行的前道工序,工期不能拖、更不能脱,业主盯着,公司领导也盯着,袁杰心急如焚。心急不如应急,于是,决定抓住好天气,紧急开挖,紧急下管,紧急对接、紧急填埋。说起来容易,似乎只是一句话,但要完成这几道工序,必须紧急协调工程机械,包括挖机,包括翻斗车,还要在短时间内集结大量的人工,到底都是难题,而更难的是,亟需回填土,因此,要与其他工地协商,要及时从其他工地上装运而来、及时实施填埋,免得耽误时机又遭了水淹。一切都必须现场协调、现场处置,袁杰至今都记得自己在冷却水塔下吃盒饭的场景,匆匆扒拉,大口吞咽,食不甘味,就这样,一吃就吃了半个多月。不过,饭菜是冷的,心却是热的。
接着,就上二期的污水处理厂、给水站、脱盐水站工程。
做久了,袁杰就明白了为啥人家都说“宁干地上10米,不干地下1米”的道理。这里都是围海而来的土地,一挖,说不定就挖到了水窝,所以,一边挖,一边就要用水泵抽水,不止一只水泵,还要不停地抽,一定要抽赢地下水,然后做好垫层,然后下管,然后进行管与管的焊接。在深基坑里进行管与管的焊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底部的焊接,还要在基坑下面再挖有焊位,让焊工能够从下往上焊,而且还得想方设法把焊口留在干燥一点的位置,足以支撑焊工完成焊接。做多了,熟能生巧,袁杰就尽可能在地上进行管与管的拼接,不过,一节水管就有12米,而且管径大、重量重,一般也只能拼接2节,极限3节,因为要保证吊装中的水管不变形,否则,前功尽弃,就会“欲速则不达”了。做好了,再苦也甜了,特别是听到业主跟别家施工单位介绍“做地管,找袁杰”时,他的心里更是成就感满满的。
时至2022年底,二期的污水处理厂、给水站、脱盐水站工程基本完工,进入收尾阶段,压力一下轻了许多。不过,此时的袁杰也不敢有丝毫的忘乎所以,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怠惰,因为要做三期工程的前期准备,早谋划、早安排,就能在施工中采取更具精确性、针对性、操作性的措施。此外,从一期就来了三个应届毕业生,李帅波和罗坤毕业于上海理工,张超来自应用技术学院,还得带教,还得培养,不仅要让他们做施工员,熟悉施工的各个环节,也要让他们做资料员,学做各类资料,在外埠工程上,不能单打一,也不可能单打一。
屈指算来,自己在钦州已经三年了,或许还要继续三年,一直做到2026年,那时,女儿已经背起书包上小学了。想起这些年与家人的聚少离多,特别是对女儿无法倾注全部的父爱,他的眼眶就禁不住热了、湿了……
2
束毅上任综合运保项目经理,说起来,也有不少故事。
2022年,随着钦州石化产业基地多个项目的竣工投产,业主也就有了对现场运维进行招标的打算。
作为华谊钦州基地项目的副总指挥,火方华一得知这个信息,就不禁为之心动了,新的领域在向他召唤。他有这样的自觉,作为产业链的一种链接与延伸,上海华谊建设志在必得;他也有这样的自信,作为钦州石化产业基地的建设者,华谊钦州基地项目团队也必然能够成为现场运维的管理者。尽管胜券在握,但是,为了从国内顶尖运保团队中脱颖而出,他还是全身心地沉浸在投标工作中了。果然,华谊钦州基地项目团队以极高的评分和技术标夺得了“入场券”。不过,业主似乎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为此,广西华谊新材料公司董事长特地准备了密密麻麻的提纲,并且请来了各路行家,他要亲自面试火方华。火方华胸有成竹、对答如流、无懈可击。中标后,业主又对他开展了新一轮面试,既要听听他的承诺,也要再深入谈谈合同细节。在一波三折的面试之后,华谊建设公司才算真正拿下了新材料、氯碱、醋酸等四个项目的运维权,总价达8000万元,因此成为了钦州石化产业基地最大的运维承包商。
综合运保项目的开展,需要组建一个项目团队,而这个项目团队就需要有一个领军人物,束毅因此成为了不二人选。
束毅早在2019年就来到了钦州,参与了一期醋酸、乙二醇罐区建设,随后又参与了二期的丙烯酸及酯装置建设,一直都在项目上摸爬滚打,具有生产实践经验,而在此之前,他又从事过团干部工作和分公司的行政工作,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在上海华谊建设领导的眼里,这个“80后”的年轻人可以培养。因此,在运维项目的投标之前,就有意安排他前期介入了。领导们用心良苦,他们把这个想法表达得到位而且诙谐:“先踏半只脚,再进一只脚,然后两只脚。”
束毅是值得托付的,对于这次“转型”,他有一份特别的清醒:这是一次专业的拓展,因为运维与施工不同,施工可以专注于某个项目,而运维则必须关注所有的静设备;这是一次管理思路的转变,因为施工看重的往往是结果,而运维则更要重视整个过程。他殚精竭虑,把自己的想法形成了同样是到位而且诙谐的一个比喻:“我们就像裁判,既要对过去的工程进行评判,又要对眼下的质量进行控制。”
“运保”概念的提出,宣示了一种决心:运行必须得到保障。束毅把保障团队分成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管理团队,由一个项目经理、两个安全经理、两个文员控制组成;另一层面是两支运维团队,一支是新材料运维团队,一支是氯碱运维团队,运维团队设有各自的区域负责人以及带班班长。束毅把保障要求提炼为“六个‘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巡检生产现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症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处置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反馈处理结果,“第一时间”掌握新建、改建项目信息。
“属地化”思路的贯彻,让综合运保工作变得更其高效、顺畅:管理团队精干,5个人,除了束毅家在上海,其他4人都是广西本地人。2023年春节,束毅于大年三十返沪,尽管年初四就赶回了钦州,但在此期间,偏偏就有一根玻璃钢管出现了开裂,全天候值守在岗位上的安全经理吴建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了及时的修复。吴建平原本家住广西北海,为了“属地”属得更近些,干脆就在钦州落了户。还有文员叶美兰,本来就是钦州人,她集中心思,不仅把报表编制、资金进出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而且还把她的培训师做得面面俱到。
听说领导有意向把综合运保项目单列出来,束毅是举双手赞成的,“看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在他看来,这是领导对拓展这块业务的肯定,也是对综合运保项目团队的勉励。
一份“干部必‘背’”和两项专门方案
以钦州挥笔著文,说是说笔走龙蛇,但一撇一捺写出来的必须是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人,特别是公司的各级干部。
1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语言浅显、道理却是深刻。
不久前,在一次民主生活会上,杨雪明曾经问过公司的一位干部:“什么是‘四有干部’?”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那位干部有点懵懂,杨雪明一字一顿地告知说:“中央的‘四有干部’要求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说了中央的要求,再说上海建工对企业“四有干部”的要求,“对企业有忠诚、对事业有担当、对工作有激情、对职工有感情。”
“都说我老杨记性好,我说,不是记性好不好的问题,什么问题自己去想。”杨雪明随后就让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国菁整理了一份“干部必‘背’”,三页纸,内容既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八项规定、两个准则四个条例,也包括上海建工、上海安装的企业宗旨、企业精神。
“干部必‘背’”,也是“干部必备”。
杨雪明之所以要特别提起“四有干部”的话题,是因为他的身边就有这样的干部,他要说的是公司副总经理、华谊钦州基地项目副总指挥火方华。
火方华长期蹲点华谊钦州基地。在外埠施工,每一天的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更是困难重重,不仅施工力量不足、材料运输受阻,还有工地上必须加强的防疫措施……由于种种原因,70万吨醋酸二期正式开工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3个月,而业主则要求按合同规定完成工程中交,于是,6个月的工期被压缩到了60天。项目施工前后需要经过几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零质量隐患,偏偏沿海地区环境潮湿、特材管道焊接要求高、施工与相邻投产装置同步进行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火方华当机立断,重新排兵布阵,从其他项目部抽调了17名精兵强将驰援现场,形成合围之势,一鼓作气向最终目标发起冲刺。在这两个月里,不论工作多紧张、现场多繁忙,火方华都坚持提前一天完成次日的部分工作,并在第二天的交流会上让业主了解工程最新进展。70万吨醋酸二期工程提前投产了,业主对华谊钦州基地项目部也赞不绝口了。
此时的火方华已经有半年多没有回家了。
等到终于可以回一次家了,他却住进了医院。原来,在抢工期期间,他就感觉了胸痛,一直以为是心脏问题,平时也就吃点药对付了,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检查下来,肺部竟然长了一个结节,一公分大小,必须手术!手术后元气大伤,不过,他的心里还是充满了牵牵挂挂,这不,2月底刚刚拆线,他就给自己排定了行程计划:4月初就去钦州,那里有一个超亿的项目要投标……
“走在最前面、跑在最前面、冲在最前面”,其实,他早就给自己投了一个“标”,标杆的“标”。
2
“所有的工程都是人做的工程,而所有的工程做的也都是人的工程。”这是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秦凯凯的名言,也是上海建工安装集团以人为本的一个理念。
上海华谊建设有限公司近期实施的有关钦州的两项专门方案,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理念。
一个专门方案是在钦州实施的:2022年底,突然得到消息,说是一家分包单位发不出农民工的工资了。农民工工资是月结的,更何况此时已临近新年,拿不到工资的农民工怎么肯接受这个现实呢?压力,瞬间就传导给了华谊钦州基地项目部,项目部又向公司领导作了紧急汇报。一个紧急会议召开了,“三重一大”,哪个领导都说了不算,必须提交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但是,在这个会上,哪个领导都说了一句“说了算”的话:“事关农民工和他们家庭的生计,必须特事特办!”于是,就制定了专门方案:统筹资金,予以垫付,如期发放分包单位农民工当月工资。心定了,气顺了,保证了工程进展的平稳有序。
另一个专门方案则是在上海制定的:在上海华谊建设同区域承接了五套装置之后,其中的钦州醋酸二期装置工程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中交、当年投产的骄人业绩。早在这个工程中标时,业主就表示,如果提前实现目标要求,他们就将拿出一天的利润,来奖励上海华谊建设。业主守信,眼下,兑现了他们当初的承诺。又是“三重一大”,必须上会,上海华谊建设领导班子又作出了一个决定:拿出其中的20%来,对项目团队实施奖励,再接再厉。
北部湾,有着万千的南国风情,北海,也是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银滩、涠洲岛、北海老街……这些景点离钦州港近在咫尺,在紧张的采访中,我们还得知,项目部的众多人员中,由于工地繁忙而紧张,几乎很少有人去游览过,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争分夺秒,把心血和汗水撒遍了这片工地,为这项工程的早日投产奉献着个人的一切。是的,在普通岗位上坚持不懈,也挥笔谱写出了不普通的壮举。
离开钦州前,回头再看钦州,我们眼中的竖横点撇捺已经是“立意耸、思路通、点位准、人心聚”了。
呵呵,这哪里只是钦州挥笔,而是上海安装挥笔、上海建工挥笔,挥笔描绘出北部湾最美最亮的蓝图,写出了传承、写出了创新、写出了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璀璨光芒。
那好,就让我们一路挥笔写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