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北京西南地区市民关注的北京市单体投资额高、输水流量最大、底板浇筑混凝土最厚的泵站——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中堤泵站取得节点性进展。由北京建工城乡集团金河水务集团(以下简称:金河水务集团)建设的中堤泵站正式亮相,作为华北地区最大泵站及河西支线梯级泵站中始发泵站,中堤泵站创造了北京市水泵站建设史上多项第一。
流量最大 4分钟蓄满标准泳池
中堤泵站位于丰台区大宁调蓄水库中堤路西侧,承担着把大宁调蓄水库的水加压提升至园博泵站的任务。“该泵站整体建筑布局呈L形,主副厂房及管理所呈水流状,承载着南水北调‘海纳百川,源远流长’的美好寓意。”金河水务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赵国良说道。整体泵站按功能区进行布局,自西向东共分为前池、进水池及主厂房、副厂房及管理所3个工作区。其中,泵站西侧正对大宁调蓄水库,所有水库水在进入水泵前,在经过拦污栅除杂过滤后,依次经过前池、进水池,才能最终进入主厂房,由水泵通过主管线输送到下一级泵站。
在泵站建设中,输水流量和稳定性是始发泵站关键性指标。因此,中堤泵站建设时共设置了6台卧式离心泵机,单泵设计流量2.5立方米/秒,总体设计流量10.0立方米/秒,扬程可达36米。在日常运行时,泵机采取4用2备运行方式,以确保泵站实现不间断运转。中堤泵站作为目前北京市配套工程泵水流量最大的泵站,正常运行时,不到4分钟就能蓄满一个国际比赛50米标准游泳池。
建造规模创北京市泵站建造新纪录
27米地下埋深、2.9米厚浇筑底板、2.7万平方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量……在中堤泵站主体厂房施工中,一系列高标准设计要求,不仅给施工带来巨大难题,同时也打破了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泵站建造史上多项纪录。
由于施工区域紧邻水库,施工条件复杂,为此项目采取主体结构外围设置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和地下连续墙截渗。同时,针对超限模板支撑,还特别选用水利行业不常用的盘扣脚手架,并使用BIM对超限模板支撑盘扣架方案进行建模计算,将高支模固牢,确保安全稳定。
由于中堤泵站建设规模大,专业施工种类多,该项目部在施工前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工作,同时制定各专业工程材料设备进场计划,严格控制材料设备进场规格和时间,合理安排物资存放地点,缩短材料运输时间。同时,面对泵站专业施工种类多、高低跨多、地下结构复杂等诸多难题,项目部在进场前组织成立技术小组,有序开展多项技术攻关和“四新技术应用”,先后获得钢管管道水压试验机、水平置焊接回转平台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提高灌注桩干成孔验收一次合格率一类QC成果和大口径管件水压试验装置研制三类QC成果,《大口径三渠岔管环形承插密封式水压试验装置研究于应用》获得北京水利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河西支线1号泵站BIM技术应用获得优路杯优秀奖,此项目获得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长城杯银奖。
优化超大体积混凝土,让泵站扎根河床
中堤泵站在进行墙体施工时,采取分期跳仓、平面、斜面分层进行浇筑,墙体分期最高10米,实行每仓一测、一改、一控。通过引入BIM技术,实现三维动态交底,进行空间布局优化,对复杂的部位清晰展示,减少各专业沟通障碍,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
为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该项目部首先选用低热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同时,为合理的减少水泥用量,还掺入优质粉煤灰和矿粉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或减水剂,减缓混凝土浇筑速度,利用散热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减少温度应力。其次混凝土入仓浇筑前,先进行混凝土性能指标试验,保证落度低于140~160毫米,含气量小于4.5%,并控制好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和浇筑速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保证上层砼振捣应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提高浇筑质量,项目部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振捣棒工作长度的0.8倍。
目前,中堤泵站已基本完工,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届时,将承担起向北京市丰台河西地区、门头沟地区、石景山地区安全稳定输水任务。 (通讯员 李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