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新门户,上海建工海口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GTC项目向竣工冲刺 近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一座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如大鹏展翅,呈现出壮美外观,也吸引了众多关注者的目光。由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GTC)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即将在今年6月份竣工,目前正在进行装饰和室外总体施工。 作为海南省重点工程,也是海南自贸港的门户港和形象港,新海港GTC建成后,年旅客通过人次可达3500万,更重要的是,届时旅客“过海”将实现零换乘,对于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GTC)项目,位于海口粤海铁路轮渡南港码头北侧,是集港口候船、登离船、口岸查验、枢纽商业、交通“零换乘”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12.69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6.2亿元。 新海港GTC与正在建设的新海客运综合枢纽站一期相连接,西侧是新海港码头,东侧是免税城,免税城和GTC之间连接有80米长的中免通道。最重要的是,GTC汇聚公共交通、城际汽运、社会车辆接送等功能,并规划预留了地铁站接口。 该项目由上海建工总承包部组织实施,上海建工四建集团负责施工,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交通枢纽(GTC)、中免通道及室外总体工程,2021年年初开工。 全过程BIM应用 短时间内,要高质量地建成这样一个庞大的交通枢纽,先进技术的作用不容小觑。 上海建工把BIM技术,运用到了新海港GTC建设运营的全过程,涵盖策划、实施、效益分析等环节,把信息化、可视化、协调性融入施工管理的方方面面,极大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率,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2021年12月,这个项目获得了海南省首届BIM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 就拿施工模拟来说,挖土方案和网架吊升模拟使具体操作流程完全可视化,把建筑中的各个环节和众多的构件逐一展示在各方眼前。 无人机项目管理,也是GTC项目的一个特色。上海建工的工程师们用无人机航拍和720度全景云平台,制作出全景球,利用展视网平台制作出项目导航图,自创出新型环绕模型,帮助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现场情况。 上海建工还借助BIM工具合理布置机房管线,精确断料,拆分为各类部件预制加工,使机房施工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 智慧建造平台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充分利用,这个系统包含模型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料管理、成本管理、堆场管理、会议中心等8大版块功能,帮助项目团队用一体化、信息化的手段推进整个建造。 精心策划的重要性 大跨度钢屋面要怎么安装,多维度界面交叉该如何处理,遇到海南独特的天气又要怎么应对呢?该项目团队用前置精心策划,逐个击破难题。 项目团队使用大面积焊接球网架及桁架,同时不断加强焊接质量管控;做好提升点布置及提升架设计,保障提升过程结构位移及变形的监测。大部分网架在楼面上拼装接着提升,大大减少了高空焊接作业量,安装精度和安装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为应对海南雨季长、台风多的独特气候条件,项目团队还制定了相关紧急预案,同时优化施工工艺,缩短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的施工时间,确保按时完成各项施工。 (丁怡 赵淑敏 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