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截至2022年末,全国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4.04万亿元,有力支持了约3万个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重点项目建设。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去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有效发挥稳投资、稳增长作用。
《报告》指出,2022年通过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适当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带动扩大社会投资,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人大批准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3.65万亿元,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2021年12月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较2021年提前3个月,2022年3月底前用于项目建设的3.45万亿元全部下达完毕。督促指导地方提前安排发行时间,加快发行进度,6月底前基本完成发行。
在发行节奏提前的同时,财政部还强化项目储备质量,指导地方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持续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对各地上报的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分批次审核把关,努力做到项目储备一批、发行使用一批、开工建设一批,避免出现“钱等项目”。
同时,依法盘活专项债结存限额,持续拉动有效投资。支持各地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允许地方动用5000多亿元专项债务结存限额发行新增专项债券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使得去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且发债速度快,支持了约3万个重点项目建设。
此外,通过适度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在前期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大领域基础上,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在专项债券以往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铁路、收费公路等10个领域基础上,增加了“新能源项目”“煤炭储备设施”“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3个领域,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报告》还介绍,财政部通过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按月通报预警专项债券支出进度,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指导地方将法定债务管理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常态化开展专项债券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核查,全面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管理责任,推动专项债券资金依法合规使用。严格落实专项债券资金处理处罚机制,强化对违规行为的硬性约束。加强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严禁将专项债券用于各类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以及各类非公益性资本支出项目。
另据了解,为了稳经济,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其中体现之一是今年新增专项债规模为3.8万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500亿元。根据公开数据,截至3月22日,今年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指出,“预计今年3.8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可能在前三季度集中发行并使用,而且不排除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继续动用专项债结存限额。目前专项债结存限额还有1.15万亿元额度,理论上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最高能到4.95万亿元,工具箱比较充裕。”他建议,专项债发行后能尽早投入使用的核心在于前期是否做好项目储备工作,通过加强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快办理项目用地、规划许可、环评、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市政配套等开工前准备,保证专项债在发行后能够迅速投入使用,杜绝资金“趴在账上”的现象,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
此外,今年专项债投向领域还将继续扩大。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日前在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专项债投向将在重点支持现有11个领域项目建设基础上,适量扩大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