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设计

聚焦行企协热点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年度勘察设计同业协会分享建筑师负责制探索实践等工作经验

□陈 雯

建筑师负责制试点进展如何,设计收费标准改革有何亮点,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做好工程总承包项目,协会如何服务好会员单位……日前,聚焦这些行业、企业、协会发展热点,在杭州召开的2023年度全国勘察设计同业协会工作会议上(详见本报第一版),来自北京、广东、中石化、中国电力、江苏、广西等6个地方和部门的协会分享了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和体会。

建筑师负责制的北京实践示范

北京市是全国第六个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城市,自2020年试点以来,北京市规自委组建了试点工作专班统筹指导全市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工作。

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胡颐蘅介绍,专班坚持国际接轨与北京特色相结合,在组织建立、制度创新、试点推进、培训教育、宣传推广等方面同时发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专班先后编制出台了北京市建筑师负责制试点指导意见与应用指南,其中应用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实施范围、服务内容、收费指导、项目备案及审批程序优化等内容,并围绕不同类型的项目运作特点推出了简化版工作模式,更加适配目前市场的接受度和行业建筑师的能力,有效拓展了试点项目范围;借鉴香港地区经验成立北京工程设计行业咨询委员会,并指导行业咨询委员会持续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先后发布了建筑师负责制相关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招投标示范文本、服务收费指导意见等配套文件,编制了《建筑师标准服务内容与流程》《北京市建筑师负责制招标文件及服务合同审查要点》;联合高校、专业保险公司及经纪人公司,探索适用的保险担保机制及实施路径,将职业责任保险保障范围从单纯的设计责任保险拓展到与项目委托合同相对应的工程全过程范围。截至目前,已完成签约的试点项目共计55个,其中行政办公14项、科教文卫17项、居住区7项、城市更新1项、老旧小区改造5项、酒店商业2项。数百名多专业工程师参与了试点工作,其中32名一级注册建筑师担任了责任建筑师。

胡颐蘅表示,通过推行建筑师负责制,主要实现了三方面提升:一是在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和规划核验等环节优化了审批程序;二是在不增加建设单位总体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建设投资统筹再分配,保障各方责任权利对等统一;三是通过建筑师探索提供建筑全生命期的管理与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促进建筑设计精细化、设计施工一体化,给建设单位带来切实的价值和收益。

胡颐蘅认为目前还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一是建筑师负责制的顶层设计和相关配套法律需要加强;二是设计取费与建筑师负责制下业务量与责任不匹配;三是项目资金的高周转导致设计周期的紧缩,与负责制试点项目的高品质、高质量要求形成矛盾;四是建筑师的综合能力和相关业务能力还需要提高;五是建筑师职业责任保险的适用性仍需加强。对于下一步计划,她表示,试点工作专班将在调研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政策优化完善、试点项目评价办法研究、建筑师职业责任保险管理体系建立、职业培训教材体系研究、推进试点项目BIM正向设计、加强试点项目的推广宣传等工作,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提炼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形成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政策法规制定,使建筑师负责制成为未来可以放手让市场自行选择的工程组织模式。

设计收费改革的广东协会做法

当前建筑设计收费经历了国家定价到国家指导价(原收费标准)、再到如今由市场调节的过程,但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市场尚不成熟、无序竞争严重、体制还不完善,国有投资项目市场占比很大且因为审计原因,多数地方依然按照原收费标准执行,导致长期以来设计收费普遍不高,甚至打折,严重影响到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引导收费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收集、统计了今年省内大量工程勘察设计中标项目,在1000多个会员单位实际发生价格的基础上,参考行业内其他单位制定的相关标准,按项目类别制定了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导则》,同时设置了调整系数、地区系数。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志钢表示,《导则》自2019年首次颁布以来就在行业内引起了热烈反响,2021年修订后的第二版覆盖率进一步增加、可操作性更强,主要针对房建公建、市政、环境改造、绿色建筑等收费标准进行删改和修订,新增了交通运输、通信智能化、水利工程等内容,由于部分地区取消施工图审查,为解决这个问题,把相关内容调整为第三方技术咨询服务。据调查,目前已有一半的企业使用过该导则,而在政府投资项目的勘察设计中使用频率更大。为避免恶意压价竞争,他倡议全行业勘察设计收费浮动幅度为±20%。

为进一步拓展《导则》收费内容、完善收费体系,该协会在2022年再次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正在开展3.0版本的修编工作,收费标准拟涵盖前期投资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工程勘察阶段、工程设计阶段、专项设计咨询、设计牵头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第三方技术咨询等几个部分。

工程总承包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的工业设计领域经验

自1999年以来,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一直是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分会的依托单位,在推进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荣世立介绍,在西方发达国家,工程公司一般是专营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的公司,工程设计与采购、施工管理深度融合,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学习原苏联模式,设计和施工分离,且采用设计院模式,改革开放后,由于设计院模式不适合开展工程总承包,原化工部所属大型设计院、中石化系统大型设计院,自20世纪80年代就超前运作,伴随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发展,率先将设计院转换为工程公司,如中国成达、中国五环、中国天辰等。在总承包分会的百名排序里,化工、石化、石油、电力、冶金、机械、水利水电、建材、铁道等行业的工程总承包营业额合计连续多年在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占80%左右。

荣世立认为,工程总承包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设计企业向工程公司转型,建筑和市政设计企业尤为迫切。他指出,当前多数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大多数企业依然是设计院体制,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比较弱;二是项目组织不是矩阵组织;三是管理岗位和人员与工程总承包管理不配套;四是施工管理能力较弱,以包代管现象比较突出;五是项目管理技术没有很好应用,进度、费用控制能力较弱;六是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七是项目收尾困难。近几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建筑和市政行业工程总承包市场发展很快,但缺少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公司,“双资质”的准入对设计企业独立承揽工程总承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只有向工程公司转型,才能做到单一责任主体竞标、固定总价、设计主导、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才能促进建筑施工工程总承包事业健康发展。

针对设计单位向工程公司转型,他提出七点建议:一是要以工程总承包市场为牵引,激发转型动力;二是加强组织机构再造,形成以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进度、费用、质量、安全八个方面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架构;三是加速培育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抗风险能力;四是大力培育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人才队伍,适当引进施工管理人才;五是完善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六是以三维设计或BIM为技术支撑搭建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七是加强投标报价和风险管理。

“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行业协会服务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监事长丁石生重点就协会服务行业发展谈了几点做法:一是建立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同业对标指标体系,帮助企业找出自身差距,建立发展目标,调整经营管理策略;二是开展电力勘测设计行业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是开展建设工程责任保险服务工作,为会员单位争取了费率优惠及保险追溯期优惠等。

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宇红分享了该协会开展诚信评估业务的历程、评分细则、实施效果,以及开展《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诚信体系研究》课题方面的成果,并就进一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作了四点思考:一是发挥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完善信用体系共享平台数据归集、共享、分析功能;二是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引导会员单位构建诚实守信的企业发展思路;三是发挥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根据诚信系统大数据抓取违反诚信的行为,履行相应的惩戒措施;四是适时动态调整诚信体系管理办法,以适应不断变换的市场运行规律和行业动态。

广西勘察设计协会党支部书记、副理事长、秘书长覃燕娜介绍了协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四步走”新思路,即坚持政治首位抓融合,坚持学习在先推融合,坚持组织筑基强融合,坚持共建联系真融合。并分享了两点体会:一是要把转变工作机制作为切入点,强化系统思维,形成融合合力;二是要把“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作为落脚点,把准融合方向。

2023-04-03 陈雯 ——2023年度勘察设计同业协会分享建筑师负责制探索实践等工作经验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0520.html 1 3 聚焦行企协热点 助力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