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燃气管网是城市“生命线”,也是“安全线”。按照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化更新改造的思路,为进一步加强燃气管道本质安全,近日,贵州省住建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印发《贵州省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计划到2025年年底,将对4200多公里老化管道完成更新改造。
据悉,计划更新改造的隐患管网,是城市和县城城区材质落后、使用年限较长、运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及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的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等老化管道和设施。
按照《方案》,贵州省各级政府将统筹开展燃气管道等普查评估,建立健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充实管道信息数据,实时掌握和更新设施信息,滚动推进设施更新改造,并加快启动实施一批老化更新改造项目。202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约1180.70公里,燃气厂站和设施16处,燃气用户设施10.99万户;供水管道老化更新改造1592.28公里;排水管道老化更新改造1501.4公里。
此次更新改造还鼓励各地在选用材料、设备等符合国家相关最新规范标准基础上,同步在燃气管道重要节点安装安全压力、流量监测和智能化感知设施,建立完善智能管理平台,提高管网运行智能化水平。
根据《方案》,更新改造不搞“一刀切”,各地要结合实际,立足消除隐患、防范风险,坚持保障安全、兼顾长远、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制定年度计划任务,优先对安全隐患突出的管道和设施实施改造。同时,加强管道改造与城市更新“四改”工作的统筹,有序合理安排施工区域、时序、工期,避免工程碎片化和“马路拉链”,减少交通阻断。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