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绿化园林景观

江西着力拓展市民可感受、可体验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启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继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为拓展江西省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空间,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运动健身、休闲游憩新需求、新期待,进一步巩固拓展“口袋公园”建设成果,近日,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同时启动今年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和“口袋公园”建设工作。

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方面,确定开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时间为1年。原则上全省面积10公顷以上的综合公园均应开展开放共享试点,鼓励无此条件的城市(县城)根据现有绿地情况,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开放共享区域应设置于地形相对平整,服务设施、应急保障相对完善和便捷的区域,以公园草坪和疏林草地为主,林下空间与空闲地为辅。应避开以下区域:存在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生态脆弱区域,易干扰野生动物繁衍和活动区域,历史保护建筑、文物古迹、遗址遗迹、古树名木等重要保护区域。避开公园内主要游览线路、游客密集区以及游乐设施、高压线、机电站、地势低洼积水区、河道湖泊深水区、易燃易爆物储放地、高耸建筑物周边等可能涉及安全隐患的区域。鼓励拓展开放共享的绿地类型,增加绿色活动空间。

试点开放共享期间,管理单位应根据人民群众使用需求和试点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开放共享区域养护管理制度和配套服务设施,提升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安全管理,遇暴雨、大风、高温等极端天气,应采取临时关闭等动态管理措施,并通过通告等形式提前通知市民。

在推进全省“口袋公园”建设工作方面,到2023年底,各设区市至少新增4个“口袋公园”,各县级城市、县城和赣江新区至少新增2个“口袋公园”。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重点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均衡性布局不足的短板问题为导向,加大老城区、中心城区建园增绿力度,优先选择在公共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区域,聚焦城市公园绿化活动场地覆盖盲区,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完整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等专项工作,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充分利用城市拆除的违法建筑、临时建筑和城市边角地、城市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道路节点、路头转角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口袋公园”。

强化历史文化、原有地形地貌和大树老树的保护,注重“口袋公园”的彩化效果,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配置观赏性强、季相变化明显的观花、观叶植物。合理安排好活动场地,因地制宜配置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设施,落实适老化、适儿化和无障碍等要求。坚持节约型园林建设,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落实安全保障措施,严格施工质量管控,确保群众用得“舒心”,用得“放心”。统筹考虑口袋公园建设管理与周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将口袋公园养护管理纳入城市园林绿化日常管理范畴,明确管理单位,强化日常管护,进行定期检查,促进养护管理水平提升,不断巩固口袋公园建设成果。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做好“口袋公园”维护与管理,探索推行“园长制”、志愿服务管理模式,促进“口袋公园”管理规范发展。

(通讯员 王纪洪 吴剑平)

2023-04-13 启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继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0651.html 1 3 江西着力拓展市民可感受、可体验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