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扩投资稳经济 专项债发行延续快节奏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仍是重头戏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发力点,今年以来,专项债券发行延续快节奏。

继全国人大批准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52万亿元后,近日财政部基本将额度下达至各省市。多位地方财政人士表示,已经收到剩余的新增债券额度。

4月18日,财政部举办了2023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在会上表示,将债务限额及时下达各地,并督促地方做好2023年新增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数据显示,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超2万亿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超1.6万亿元。从资金投向来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仍是重头,有助于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抓项目促投资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批准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为4.52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新增限额7000亿元,与去年持平。专项债务新增限额38000亿元,比去年增加1500亿元。

不过为了充分发挥债券资金效益,去年底在全国人大授权范围内,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2万多亿元新增债券额度。财政部上述表态,意味着剩余的2万多亿元新增债务额度也已经下达至各地。

一位省级和县级财政人士确认,在去年提前批额度之外,近期已经收到了剩余的新增债券额度。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约1.6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3%。

据测算,今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超2万亿元。专家表示,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占提前批额度的62%,整体上更加注重高质量基建项目的投资,通过“快发快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地方债发行节奏明显加快,体现了加力提效的财政政策正得到有力贯彻与高效执行。”专家说,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尽快尽早发行与使用,将拉动基建投资,起到托底经济作用。

当前,抓项目促投资是稳增长的重点内容。多地正推动地方政府债券早发行、资金早使用、政策早见效。例如,四川省财政厅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四川省分三批次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024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加110亿元、同比增长12%。债券资金第一时间直达市县财政部门,第一时间拨付项目业主单位,第一时间支付项目施工单位,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季度以来,北京、山东、江苏等多地陆续发布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已公布的待发行地方债规模为14364亿元。

基建领域是重头

李大伟介绍,今年一季度各地在提前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13228亿元,主要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以及保障性安居住房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得益于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助力。

从专项债资金投向来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仍是重头。

例如,近期云南昆明成功发行79.8亿元专项债。从所涉领域看,交通基础设施1项,发行金额57.98亿元,占比72.7%;保障性安居工程6项,发行金额8.85亿元;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4项,发行金额5.97亿元;社会事业2项,发行金额5亿元;新型基础设施1项,发行金额2亿元。

数据显示,从一季度新增专项债投向来看,如果将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狭义基建领域,那么投向狭义基建领域的专项债规模为6773亿元,占比50%。此外,民生服务、棚改、其他项目和生态环保,占比分别为14%、11%、11%和10%。

专项债早发快用,将助力基建投资维持高位。专家表示,3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维持高位,同时全国各地重点项目陆续开工,推动3月建筑业PMI环比大幅上升,均显示基建投资的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

专家预计,2023年投向基建的资金增量为1.7万亿元至2.2万亿元,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在8%至10%之间。

(本报综合报道)

2023-04-24 扩投资稳经济 专项债发行延续快节奏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0764.html 1 3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仍是重头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