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15日,暌违两年的上海市装配式建筑专家与产业基地负责人研讨交流活动暨建筑工业化、超低能耗技术、智能建造高品质融合发展研讨会在浙江嘉兴上海家树平湖万家兴基地成功举行。来自上海市建设协会、上海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学者以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负责人等近60位嘉宾参会。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建设协会副秘书长李娟娟主持。会上,围绕该市装配式建筑行业热点及存在问题,协会领导、专家学者以及重点企业代表近30人做演讲交流,共探行业发展新路。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分享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建筑能效中心主任孙妍妍发表了技术综述《装配式超低能耗试验楼的合作研发和建造实践》。她以位于上海伊通有限公司厂区内实验楼项目案例,提出了通过装配式建筑手段实现超低能耗建筑的可能性。在保温连续性、冷热桥处理等方面可能会存在的问题,从而会降低结构的保温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她分享了新型建材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复合保温一体化墙板、发泡陶瓷保温板、防水隔气膜等,并通过详细的实验数据介绍了该实验楼各楼层的设计概况。
上海圣奎塑业有限公司技术总工季良通过实际案例向与会者介绍了超低能耗建筑中硅墨烯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种碰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该项技术是将硅墨烯保温板作为构件保温材料,在预制混凝土构件浇筑前将其置于预制构件生产的模台底部,再于其上布置预制构件的内置钢筋、连接件等,一次浇筑混凝土而制成的反打集成保温装配式预制构件,为保温与结构集成反打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对简化构件制作环节、提高安装工效、降低建设成本、实现建筑外保温长期有效与安全、减低建筑物自重具有深远意义。
宝业集团上海建筑工业化研究院院长恽燕春作题为《基于双面叠合夹心保温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报告,他表示,提升夹心保温双面叠合墙的综合性能对于装配式建筑自身的整体品质和节约综合资源尤为重要。恽燕春在此次研讨会上结合宝业集团实践经验和成果,详细解读了夹心保温双面叠合墙的两项试验研究的相关条件设置、过程细节和试验结论,同时对企业研发形成的成套集成技术体系做了分享。
装配式建筑技术分享
上海兴邦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俊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接缝防水实践作了经验分享,简述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王俊认为,预制构件装配化施工的接缝是装配式建筑所特有的。通过网格布加涂料等工艺遮盖接缝时,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接缝起鼓、表皮脱落等质量问题。按接缝的外观形式,王俊将建筑外墙接缝分为预制与预制接缝和预制与现浇接缝,并对这两种接缝防水做了细致讲解。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花炳灿以《装配式组合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交流》为题,详细讲述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各种构件形式以及连接形式的特点和优势,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不仅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品体系和技术应用场景作了介绍和讲解,还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运用前景提出进一步思考与建议。
华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科创中心副总工程师卢旦针对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存在的设计及安装施工的关键问题,提出一套解决既有建筑垂直交通的有效办法,并研发一款新型加梯产品——预制混凝土结构模块化电梯井道,提出一种高效连接技术解决模块化电梯井道有效地连接,从而实现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施工周期,杜绝施工危险等目标。
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永明从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系列产品研发、智能检测技术、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质量追溯系统开发三个方面向与会者介绍了国家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上海住总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朱永明详细介绍了预制轻量混凝土自保温外墙板的研发流程以及施工技术研究,通过视频的形式直观地介绍这一研究成果的优势和特点。
智能建造技术分享
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工业化技术副总监、研发中心副主任雷杰汇报了题为《参数化建模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该应用方式为基于犀牛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的全过程装配式设计软件。雷杰表示,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深化设计工具。该装配式建筑设计软件可实现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协同设计,让装配式设计更加容易、更加合理、更加自由,在预制构件设计与编辑、施工设计、图形识别、计算分析、图形绘制等众多方面表现出众,并就该软件的实际应用项目做了现场分享。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工程师栗新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技术研发、智能设计、趋势展望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对数字化转型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思考。他认为,数字化时代下,应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走出建筑业集约化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研发应用建筑机器人,逐步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提升智能建造水平。同时,行业应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通“智能制造”和“智能建造”全流程,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此外,建筑行业应该注重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为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上海中森装配式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马海英以《面向智能建造的设计-生产数据驱动实践研究》为题,分享了我国有关装配式建筑方面的政策,介绍了装配式建筑全过程数据驱动应用的理念以及现阶段研究成果,并分别从建筑标准化、复杂构件的制作、高度自动化、智能化设计工具等方面对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发展进行技术与专业思考,并对未来智能建造数据驱动的运用场景提出设想和建议。
后记:活动中还设置了提问与研讨环节,参会代表与专家们积极互动,专家们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予以热情解答,并就相关技术问题与质量问题进行研讨。与会者还参观了位于平湖万家兴建筑工业有限公司的构件厂厂房,了解到各种装配式构件从生产、加工到运输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会议活动增加了对装配式构件的感性认识,开阔了眼界,并建议协会多举办此类活动。
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手段,是政府为了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提高建筑效率和质量而主推的建造方式。未来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还有赖于行业技术的优化革新与进步,需要不断地提升技术先进程度、智能制造程度和模块化建筑产品化程度。 (江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