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

《公园城市指数2022》发布

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转型发展贡献智慧

4月26日,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和第六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开幕。本届论坛全面展示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完整呈现一座公园城市从“首提地”的起步到“示范区”的进阶,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更为创新、完善和可行的范式。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提出“公园城市”的理念,指出,“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这不仅是习总书记对成都和天府新区的要求,也是对我国城市工作提出的普遍性要求。

践行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

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保军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成都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重要指示精神,营造公园城市,系统提升了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水平,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都市大力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城市生态本底进一步巩固提升。一批高品质生活空间成为人民群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成都市以首批城市更新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有效的推进模式和推动机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已经在全国推广。

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对于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做出具体部署,要求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

杨保军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希望成都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有针对性地实施更新改造,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严守底线、红线,持续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营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努力将城市建设成人民群众生活的美好家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公园城市指数2022》发布

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转型发展贡献智慧

会上,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先毅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代表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发布了《公园城市指数2022》。

石楠在发布会上表示,公园城市指数深入贯彻落实了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总结了首提地天府新区和示范区成都市的实践经验,汲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其他国际成果,从理论高度对公园城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且形成了一套既能明确价值导向、又能量化评估综合成效的学术成果与技术工具,是一项基于成都、面向全国、链接国际的关键科技成果,必将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转型发展贡献智慧。

石楠指出,从《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到《公园城市指数2022》,是更精准的定位,更广阔的延展,也是更清晰的指引和更高的期待。《公园城市指数2022》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价值引领、人民感受、客观数据、科学计算”的原则与方法,遴选出技术上可量化、百姓可感知的45个特色指标,总体形成“1个总目标、5大领域、15个方向、45个指标”的综合评估体系,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城市的自我评价和第三方客观评估,也为国际城市更广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为确保指数研究的学术先进性和技术实用性,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建了院士领衔、开放合作的全国性、国际化课题组。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担任首席专家,邀请了两院院士吴良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马国馨、郭仁忠,联合国人居署专家杨榕及全国各领域知名专家担任项目顾问。

石楠指出,为了验证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研究团队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理区划、城市规模等因素,挑选了包括成都、青岛、昆明、珠海等10个全国典型代表城市作为首批样本,进行了数据试算和初步评估。他强调,指数评价结果不发牌、不排名、不搞评比达标,而是通过“分档分级、独立评价”为各城市提供发展建议,引导其塑造特色优势、弥补薄弱环节。

石楠介绍,阶段性成果通过广泛研讨、交流和完善,正在实现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指数研究全覆盖,已初步建立包含130余项、10万余条的公园城市指数全国数据库,也已经启动城市聚类分析与分领域专项研究,2023年下半年将完成《公园城市指数(全国版)》研究成果,并计划在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进行主题交流。

公园城市指数研究

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度量标尺

稍后进行的“公园城市论坛分论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天府新区创新实践”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段进重点介绍了公园城市指数的研究与应用探索。

202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总体方案》,标志着公园城市正式进入到示范推广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四川天府新区联合编制了《公园城市指数》。该成果落实了“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中央要求,既是对公园城市理论的深化阐释,也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度量标尺。

作为公园城市指数研究的首席专家,段进强调,公园城市指数的价值追求并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标新立异的新排名体系,而是希望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套更温和、更包容的新型公共技术产品和系统化、可操作、创新型的解决方案。公园城市指数响应了习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人权、中国价值和中国路径。公园城市指数是通过科学计算,结合专家评估专家打分,找到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价值导向的形式提出建议。它并不是一个发牌标准的指标,而是通过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形成对政府的建议,推动当地发展。

公园城市指数从大安全观、生物多样性、高质量发展、文化软实力、城市治理等多种新视角指标反映城市转型发展的需求和成效。研究更重视人民感受、更贴切市民生活,不再是传统生涩的技术标准,而是成为“让市民看得懂、可感知、能参与”的温度指标。指数以客观数据为基础,采用“头部型”架构,对五大领域进行等量权重分配,引导城市全面均衡发展。指标评价结果采用理想值归一化、综合评定等方式融入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在分值中更好地体现指数的价值引导。

公园城市指数的城市评价不以排名为目的,通过“榜样式榜单”和“城市雷达图”,引导城市关注其短板和薄弱环节,具有人民性、引领性、综合性的特点。

最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共建公园城市指数研究中心举行了签约仪式。 (规划学会)

2023-05-01 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转型发展贡献智慧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0911.html 1 3 《公园城市指数2022》发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