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昌
在经历了房地产低迷、新冠疫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考验后,不少建筑防水企业没能防住“风雨”侵袭,业绩明显下滑。那么,建筑防水行业发展现状究竟怎样?为此,我们选取了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凯伦股份、北新建材、三棵树、亚士创能等6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建筑防水涂料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其近三年财报数据的研究,窥视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营收集体下滑,马太效应明显
疫情三年来,建筑防水行业向头部企业聚集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从2022年的营收来看,东方雨虹为312.14亿元、北新建材为199.34亿元、三棵树为113.38亿元,这3家上市公司营收破百亿;亚士创能为31.08亿元、凯伦股份为21.28亿元、科顺股份为76.61亿元。在6家建筑防水上市中,营收最高企业与最低企业相差290.86亿元,东方雨虹蝉联营收冠军。
其实,近几年来尤其是2022年以来,受部分房地产爆雷影响,众多建筑防水企业因货款和工程款无法收回而遭遇了资金危机,陷入了错综复杂的“欠账门”“回款难”等“多角债”中,企业营收下降在所难免。
企业运行承压,营收利润双降
从2022年年报来看,6家建筑防水上市企业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作为营收规模最大的行业龙头,素有“防水茅”之称的东方雨虹,也没能在2022年防住“风雨”侵袭。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14亿元,同比下降2.26%;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49.57%,几近腰斩。从长期业绩走势来看,这是东方雨虹近十年来首次营业收入发生同比下降,营业收入增速第二次低于双位数。而在此前的九年里,东方雨虹平均增速超过30%。
同时,这也是东方雨虹十年来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首次发生下降。在此之前的九年间,东方雨虹净利润平均增速超过42%,且同比增速从未低于20%。扣非净利润前九年平均增速超过44%。
除东方雨虹外,另外两家主营防水业务的上市公司科顺股份和凯伦股份在营收下滑的同时,净利润也大幅下滑。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科顺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6.61亿元,同比下降1.42%,其中,防水材料实现销售收入60.171亿元,同比下降3.55%,防水工程施工收入13.24亿元,同比下降13.40%;2022年凯伦股份实现营收21.28亿元,同比下降17.72%。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凯伦股份三家上市公司2023年一季度共计营收约98.68亿元,全部实现营收正增长。
净利润方面,北新建材以31.36亿元居首位,凯伦股份亏损1.59亿元,剩下4家企业均实现盈利。对比上年同期,6家建筑防水上市企业中有2家净利润实现增长,4家下滑。其中,三棵树实现净利润3.3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1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79.04%;亚士创能实现净利润1.0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4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19.44%;凯伦股份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滑321.09%,科顺股份同比下滑73.51%,东方雨虹同比下滑49.57%,北新建材同比下滑10.71%。
毛利率逐年下降 防水材料盈利能力下滑
通过对各企业2020-2022三年的财报数据整体情况来看,6家企业毛利率差距不大,2022年亚士创能以32.40%的毛利率位列首位,其次为北新建材、三棵树、东方雨虹、科顺股份,毛利率均在20%以上。但是,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凯伦股份三家主营防水业务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出现两位数下滑。东方雨虹以25.77%的毛利率位列第四位,而去年同期以30.53%排在第二位,同比减少15.59个百分点,且2022年毛利率是其近10年来最低。
分产品类型来看,东方雨虹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施工分别实现营收124.77亿元、115.05亿元、44.0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比重39.97%、36.86%、14.11%,毛利率分别下滑5.77%、4.10%、4.85%。根据近十年年报显示,其防水卷材收入增长率为473.13%,而防水涂料的十年增长率则高达984.35%,成为其成长性最为强劲的业务板块。
通过研读2022年报发现,6家企业无一例外,在防水材料产品分类中的营收和毛利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东方雨虹防水卷材营收同比下滑20.36%,毛利率同比下滑5.77%;科顺股份防水卷材营收同比下滑4.79%,毛利率同比下滑13.94%;凯伦股份防水卷材营收同比下滑24.60%,毛利率同比下滑14.10%;北新建材防水卷材营收同比下滑15.18%,毛利率同比下滑10.10%;亚士创能防水卷材营收同比下滑37.55%,毛利率同比下滑1.42%;三棵树防水卷材营收同比下滑22.10%,毛利率同比下滑13.34%。
企业发展受阻因素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12月,建筑防水材料全年总产量为34.5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5.6%。这是十多年来,全国防水材料年产量首次同比下降;922家规模以上防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1192.1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6%;2022年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58.2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80%,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3.76个百分点。
建筑防水领域上市公司“阴雨连绵”的业绩表现原因何在?从这些上市公司在季报及年报中披露的信息分析来看,主因还是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房地产市场低迷。
疫情防控期间需求疲软愈发明显
2018年-2022年,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和凯伦股份三家公司的毛利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均在2020年达到毛利率的顶峰,随后开始下滑。2022年1-9月,东方雨虹的毛利率为25.84%,同比下降4.78个百分点;科顺股份的毛利率为21.61%,同比下降9.24个百分点;凯伦股份的毛利率21.13%,同比下降9.66个百分点。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包括停工停产、临时封闭高速公路、限制行程码异常人员流动等,这些防控措施造成原材料供应企业无法生产或者生产的原材料无法运输到防水材料生产企业。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2022年调研数据显示,55.81%的被调研企业反映疫情防控期间存在原材料供应不足问题,79.87%的被调研企业反映疫情防控期间存在交通运输不畅、物流没有保障问题,调研中,70.78%的企业表示市场需求下降、订单减少,68.82%的企业预计2022年的收入将低于正常年份值。
原材料价格上涨,盈利空间受限
2022年以来,新冠疫情反复扰动叠加俄乌冲突,国际形势紧张,原油的供需失衡,导致建筑防水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沥青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呈正相关关系,防水产品主要原材料(石油类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0%~60%不等,但防水产品的市场成交价并未与原材料价格同步上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72%,国内沥青价格波动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高度一致,沥青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严重挤压防水企业利润空间,在价格传导机制不完善背景下,各防水企业对今年的利润预期并不乐观。
2022年年报显示,东方雨虹的营业成本为231.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5%,主要系沥青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营业成本有所上升,哪怕实施产品涨价也未能消化压力。这也直接导致了2022年东方雨虹毛利率跌至十年来最低水平。
亚士创能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公司防水材料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同比下降37.55%,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4.34%;报告期内因原材料沥青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综合毛利率水平较低,为7.79%,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
北新建材2019年重组进入防水材料业务到成立北新防水,先后收购了四川蜀羊、盘锦禹王、上海台安实业等防水公司,推进了15个防水材料生产基地。观其年报,防水业务业绩表现却并不乐观。年报显示,北新建材防水建材业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1.448亿元,同比下降18.88%,净利润亏损0.98亿元,同比下降153.06%。北新建材在年报中表示,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压缩了降本空间,削弱盈利能力,针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采取加强集中采购、加强“双线择优”、不断扩充优化供应渠道等办法降低采购成本。
房地产低迷拖累建筑防水企业
我国防水行业市场以新开工建筑需求为主,占比达到7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20587万平方米,下降39.4%。这直接压缩了防水行业的市场空间和生存空间。地产下行叠加疫情反复,房地产需求低迷,房企爆雷频频,各防水企业利润承压,终于在2022年集中爆发,大小公司均被波及。
以东方雨虹为例,2012年,东方雨虹前5大客户中有4家是房地产企业。2013年,前5大客户则全部变成地产企业。在全国经济都被房地产加持的时期,东方雨虹扶摇而上。2008年上市之时,东方雨虹的发行价格为17.33元/股,其市值为9.18亿元。2021年6月,东方雨虹市值达到1618.89亿元。此后市值不断缩水,到目前跌幅已超50%。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后,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甚至“爆雷”。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东方雨虹公司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余额合计151.15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与合同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合计13.91亿元,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不断升高的应收账款意味着即便是纸面上已经挣到的钱,能不能全都到账仍是未知数。
同东方雨虹情况相似的还有科顺股份、凯伦股份、北新建材等企业。2022年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的科顺股份一部分原因是公司下游行业受房地产调控等影响,回款周期较长,公司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进而导致信用减值损失提升。截至2023年3月末,科顺股份应收账款余额高于200万元的房地产客户的应收账款合计为27.11亿元,占公司总应收账款余额61.88亿元的43.80%,占直销房地产客户应收账款余额比例为91.65%。
踩雷恒大的凯伦股份截至2022年底,恒大集团、蓝光集团、荣盛地产和37家零星单位应收账款余额为3.42亿元,按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累计为2.16亿元,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凯伦股份均录得正向的利润数值,合计约0.3亿元;第四季度因为计提坏账准备的发生才导致整年度亏损的出现。换言之,凯伦股份是为过往在工程防水领域的过度依赖“填坑”。
防水行业该如何破局
过去,凭借着人口、土地、资源等红利,我国防水产业快速发展,市场产品同质化、价格战等现象严重。今天,人工、土地、原材料、规范经营等各项成本日益提高,靠不断追求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旧模式已难有出路。防水行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做好防控,降低自身“含房量”
房地产企业的爆雷对一些建筑防水企业的教训是深刻的。从之前的大金主,变成了如今的大债主。过去的两年,地产行业的频频爆雷已成了防水等诸多建材细分龙头企业的难言之痛。
面对行业危机,东方雨虹并没有坐以待毙。比如培育做大第二极业务。东方雨虹防水涂料业务板块成长迅速,去年和防水卷材营业占比相差将近20%,到今年相差只有不足5%。此外,东方雨虹选择发展工业建筑、能源建设、轨道交通、民生工程等非房业务,极力摆脱房地产客户依赖,以减缓房地产业务对企业的影响,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2022年东方雨虹前五客户占比为8.62%,多年来首次低于10%。
2022年,东方雨虹还继续加大C端业务,减少对B端的依赖。其中民建集团聚焦防水防潮系统和铺贴美缝系统的双主业发展战略,加速提升瓷砖胶、美缝剂双品类市场占有率,孵化培育腻子粉、加固剂等墙辅材料及胶类、管业等新品类。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