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5版)
不难看出,东方雨虹的种种动作,都是为了降低自身“含房量”。
通过地产精装房快速发展起来的亚士创能,2021年营收47.2亿元,同比增长34.46%,但净利润大幅下滑至-5.4亿元,大批房地产客户信用风险扩大,房企新增计提单项减值5.5亿元。为摆脱对地产企业的过多依赖,2022年,亚士创能对大B业务进行战略收缩,开展“大招商、大开发”工作,进行业务结构调整,拓展小B经销渠道,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至1.1亿元。
练好内功,提高产品竞争力
2023年,政府工作重心重回经济建设,各行各业都在强调高质量转型发展。对防水行业来说,也需刷新对高质量的认知观念。对它的理解不应只停留在生产制造层面,用各种有性价比的原材料,通过各种检测和认证等,而应上升到防水材料的应用层面:如何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生产出满足工程不渗漏需求的产品。
许多企业的经营仍陷在竞争思维、产品思维的窠臼中。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研究竞争对手、研究同行上。看到这家推出了一款产品卖得不错,就依葫芦画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这种过时的产品思维已经很难适应通用规范实施后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企业需要向“用户思维”转变,深入研究每一细分领域的应用场景。
只有变成专业的防水系统解决方案时,才能摆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更高的利润空间,以及可持续增长的生存空间。毕竟,企业不能追求最低成本,成本只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企业只有从过去产品思维中及时切换过来,提升自身的专业度,才能通过系统方案增强自身的附加值、溢价能力。这既需要加强与建筑设计师等群体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施工专业人才的培养。
此外,防水行业应警惕非标和假冒伪劣产品趁机分享扩容成果,要以多种方式加大打击非标和假冒伪劣力度,大幅增加国标产品和合理合规防水做法的市场份额,升华企业社会责任,净化行业生态。进一步推动防水材料质量提升和工程质量提高,确保通过高品质供给满足全文强制规范提质扩容的需求。
数智化,走转型升级之路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建筑防水企业要不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如今,在东方雨虹看来,数字化转型则成为他们打破传统组织效能、突破管理效率瓶颈、驱动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战略。2020年,东方雨虹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确定了整体数字化规划、顶层架构和实施策略。2021年是东方雨虹数字化建设的落地实施年,该公司投入了数百名IT人员和近千名的关键用户,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的流程和数据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重构,完成了31套系统的项目群上线。
可以说,数字化转型便是东方雨虹“破立”之道的重要抓手之一。
科顺股份在2022年报中表示,面对未来,已经制定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即“五纵、四横、三中台、两支撑、一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框架,支撑企业从原来的常规管理转型为数字化管理和数据驱动。在科顺“五纵四横”的规划里面,包括了对人、财、物、数据的管理,强调实现数据的资产化,通过数据资产化实现对业务的驱动,也同时促进业务智能化转型。例如,在营销管理当中,从客户到项目到订单,以及后面的发货、开票、对账汇款等整个链条的数据,只有把他们全部收集起来,才能够对整个业务有一个全景的了解,这对于企业提升市场管控,特别是对于高层的快速决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3年,对涂料企业来说是个机会之年,今年4月1日起,被誉为最严防水强制性国标《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 55030-2022)正式实施,行业发展将进一步规范化,防水涂料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会进一步放大。值得指出的是,在市场回暖缓慢的当下,也许选对赛道发力这对于防水企业来说尤为重要。重视渠道、积极布局产品品类、拓展客户群体等应该是建筑防水企业未来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