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民间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23年以来,江苏省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同时,江苏不断完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社会资本用“真金白银”展现对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基建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6月8日,京杭运河苏南段航道“三改二”暨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开工。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建设拉开大幕。
6月10日,沪陕高速公路平广段扩建工程九华互通右幅首件沥青下面层试验段铺筑完成。沥青路面施工启动。
6月12日,龙潭长江大桥上部猫道施工顺利完成,并完成猫道防护系统安装。至此,大桥空中施工通道实现全线贯通,为后续主缆架设奠定了基础。
6月15日,首趟检测列车从南京南站开出,一路向东驶向太仓站方向进行轨道和接触网检测,标志着沪宁沿江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今年以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全力抓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江苏交通运输各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1—5月该省公铁水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38.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1.9%,超过序时进度10.2个百分点。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的9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6个,上半年确保能够实现开工率75%目标。
当前,在建常泰、龙潭等9座过江通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总投资312亿元的京沪高速改扩建项目6月底建成通车。下一阶段,江苏进一步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北沿江、通苏嘉甬铁路等已开工的标志性工程建设;进一步抓紧压实待开工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针对本年度计划开工项目,梳理形成重点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定期调度。上半年,江苏力争完成公铁水空建设投资130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5%。
省级重大项目建设火热
5月8日,捷力新能源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项目二期投产仪式举行。项目投用的2条大型高端锂离子电池隔膜产线,可年产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2亿平方米。
5月10日,南京粤浦科技云创中心项目一期一批次主体封顶。项目建成投运后,预计可入驻重点科技型企业300余家。
5月20日,算网江苏年度工程江苏移动南京科创中心A、B片区整体出正负零。工程建成后,承载算力服务、工业互联网等研发应用。
5月以来,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持续火热,该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江苏省2023年确定的500个省级重大项目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47.7%,超序时进度6个百分点,已经有133个重大项目开工,18个重大项目投产。
为重大项目保驾护航,江苏多举措强化重大项目金融支持。江苏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抢抓政策窗口期,江苏省2022年争取专项债1760亿元、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两批共470.5亿元、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527亿元,有效缓解了重大项目资金压力。
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江苏项目打包调入省重大项目清单,实现统筹管理、一体推进的同时,江苏还完善金融服务保障机制,定期梳理省重大项目融资需求,指导开展银企对接工作。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江苏省共分两批次摸排38个项目共1640亿元的融资需求,一季度各金融机构共为110个省重大项目提供全口径融资余额3307亿元,新增561亿元。
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23年以来,在重大项目推介、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江苏多措并举,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跃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上半年,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
《意见》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解决“不能投”的问题,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健全重点案例督查督办机制,确保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意见》在细微处着力,破除招投标领域壁垒,明确在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中对民间投资不得违规设置或变相设置各类门槛。”江苏省发改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不仅省级层面,该省各地也相继出台各种举措,改善投资预期、提振投资信心、激发投资活力。南京市发改委《关于更大力度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近日印发。“南京市将定期发布项目清单,及时向民间资本推介具有稳定收益、可获得较好预期投资回报的优质项目。”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着力破除招投标领域壁垒,南京在招投标中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400万元以下货物、服务和工程原则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400万元以上工程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部分,预留4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支持民营建筑业企业通过联合体等方式参与市内重大工程建设。 (作者:陈澄 梅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