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整治在建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权益”工作方案》的通知,旨在进一步深化推进该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在建项目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问题整治,保障施工企业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权益。
整治范围是以政府和国企投资项目、中小型项目为重点,对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建项目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整治重点包括工程款支付担保、实名制信息化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工资保证金等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问题;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特别是因甲指分包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等建筑市场违法行为;对上述线索隐患排查不力、整治不到位问题。整治举措具体如下: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欠款欠薪隐患。开展欠款欠薪问题调研,摸清防欠制度落实情况,梳理分析整治难点堵点。全面排查在建项目欠款欠薪问题隐患,按照“一个明确二个清单三个到位”排查法,明确责任人,建立排查清单和问题清单,密切跟踪整改、处理、问责到位情况。
坚持数字提效,强化信息化过程监管。强化实名制成果运用,将项目农民工实名登记考勤、管理人员到岗履职、农民工工资发放、工资专户和工资保证金等长效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合同履约评价,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核查工程款支付担保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工程款拖欠预警机制。将项目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纳入执业人员信用考核和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评价。
坚持高压打击,严肃查处违法行为。重点核查近两年内欠薪失信联合惩戒、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季度信用排名后300名、招投标重点监管对象的企业承建项目。坚持一案多查,对于发生欠款欠薪行为的企业,进一步核查其是否存在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强化实名制管理、工程款监测与建筑市场联动机制,以项目管理人员不履职和社保缴交异常为线索,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坚持重点突破,强化“甲指分包”行为查处。治理“甲指分包”问题,重点核查项目施工合同和资金往来情况,督促问题项目立即整改,并按违法发包行为予以查处。压实参建各方管理责任,督促项目落实各项长效制度。建设单位应当落实工资清欠责任。
坚持上下联动,开展专项督导行动。着力巩固落实工程款支付担保等制度,推动属地主管部门依托省级实名制平台持续进行线上动态排查,实现制度落实全覆盖;对于隐患问题排查不力、整治不到位,以及查办建筑市场违法案件明显偏少和欠薪案件办理超期的地区,开展专项督导,持续增强基层队伍执行力、落实力。开展根治欠薪制度争优争先争效行动,以落实根治欠薪各项政策制度为主线,以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为抓手,推动制度“全覆盖、实运转”。
坚持源头治理,持续完善长效机制。完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强化建筑工人管理。制定建筑市场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积极在国企项目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建立造价纠纷调解和司法援助机制,积极调解工程款纠纷问题,发挥行业协会涉工程法律援助指导作用。构建根治欠薪全链条防控体系,创新制度机制,压实源头防范、过程监控、案件处置等环节的责任,形成欠薪问题监管处置全闭环。(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