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筑科技

中交二航局中交锦上项目工地科技范十足

“当前东南风3级,适合塔吊作业。”在20多米高的塔吊驾驶室,塔吊司机郭师傅全神贯注地看着驾驶室显示屏的数据,向地面负责人作出了简要汇报,然后开始了操作。显示屏上,随即出现了吊钩下方的实时画面,这是中交二航局中交锦上项目“互联网+”科技的一个缩影。

过去在人们眼里,建筑工地给人是一种噪音污染、隐患重重之地。如今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智慧、安全、绿色。信息化、数字化助力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建筑工地也开始改变粗放模式向“智慧工地”转变。信息技术为传统建筑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且看中交二航局中交锦上项目的答案。

实名制通道——进入工地刷一刷

项目上无论是现场管理人还是劳务工人刷脸,通过实名制通道的时候,门边的屏幕便会显示该人员的姓名、工种等身份信息。

该项目安全总监易让翔介绍,工地门禁管理系统在出入口处接入显示屏。当人员进出人脸识别时,可实时显示进场人员姓名、工种、进场时间等,同时还可以显示场内总人数、离开人数、工地里还剩下的人数,方便人员信息查询管控。同时实现刷脸等实名方式进出工地,有效预防闲杂人员进入工地,在工地危险区域逗留或者做其他事情,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实名制管理系统还具有人员考勤实时查询功能,能对当天、当月或指定任意时段的考勤记录及考勤统计分析报表,并能输出打印等等,为工人工资发放提供良好的依据。

工地千里眼——现场360度全覆盖

据了解,该项目在工地上安装了球形摄像头,这种球形探头可以360度旋转,高清晰,全覆盖,随时记录工地各个角落的情况。点击手机按钮,还可以拉近放大,工地工人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

“‘现场无死角监控系统’让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对高风险位置进行全天候、无死角监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动态管理,随时了解施工现场作业情况。”项目负责人汪超表示,工地长出了“千里眼”,不仅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还强化了现场决策能力。

“工地上的视频监控系统相当于管理人员的‘眼睛’,可以对主要作业面工序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进行全方位监控。如果有人违规操作,我们可以立即把截图发到微信工作群,并马上打电话联系管理人员,让其马上改正。”对于“千里眼”的好处,安全员田梓豪最有发言权。

安全VR体验——秒读安全“三宝”的重要性

“在操作平台上突然坠落时,我感觉两眼一抹黑,心里想赶紧停下来,好在这只是一次虚拟安全体验,要是真的出了事故,后果真不敢想象……”这是新入职大学生姚润林进行体验后的感受。

据悉,该VR安全体验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安全帽撞击、洞口坠落等生产安全事故场景。既能让体验者以第一视角360度观看动画,又能让体验者真实感受到事故中的振动、摇晃、坠落效果,仿如身临其境。

相比普通的安全体验馆或者传统的安全讲座,一站式VR安全体验馆利用新兴的科技体验,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只要体验一下,就能“秒懂”安全有多重要了。项目部把VR安全体验覆盖到每一名施工人员,让施工过程中安全“三宝”的重要性在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心中落地生根。

塔吊云监工——工地插上智慧的“翅膀”

目前,中交锦上项目已经安装了3台塔吊,如同3个高科技的“云监工”,能够随着塔吊起升高度对吊钩下方作业画面自动追踪拍摄,把采集到的视频传输至塔吊驾驶室,让塔吊司机能够观看到施工现场的作业情况,能及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操作。

“我们过去操作塔吊,要么靠目测,要么靠地面指挥。而安装了这个监控系统后,我们的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大大增加了准确吊装能力,而且提高了安全系数。” 塔吊司机郭师傅说。不仅如此,塔吊运行监控系统还创新引入了“群塔防碰撞功能”。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可智能识别周围塔机及其工作,自动计算与周围塔机的碰撞关系。当塔吊作业构件距离小于减速距离时,系统自动切断高速档电源,通过减速限速等措施,确保了塔吊安全运行。

如今,智慧、安全、绿色成为了中交锦上项目智慧工地建设成效的关键词。该项目部还将“互联网+”科技运用于监测工地环境系统,借助科技力量,让工地变得更有科技范。该项目部表示将大胆并创新运用“互联网+”科技的一系列实践,全力争创资阳市级优质结构工程奖、四川省优质结构工程奖、四川省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四川省“天府杯”优质工程奖,用实际行动擦亮二航房建品牌。 (方国俊 刘艺)

2023-06-29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1690.html 1 3 中交二航局中交锦上项目工地科技范十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