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真平
建筑表皮设计离不开对特性与发展趋势的研讨,建筑师提供创新设计,设计咨询顾问深化设计方案,提供技术支撑,承建方则将美好的理念落地。
6月17日至18日,2023DAF建筑表皮设计与应用国际大会(深圳站)成功举办。在两天时间里,大会以“创新·引领深圳未来都市圈”为主题,邀请了Foster+Partners、SOM、KPF、HPP、FARRELLS、Aedas、BIG等全球知名外资建筑事务所和RFR、MHT、Front、嘉特纳、亚厦、方大等幕墙公司,采用建筑事务所与幕墙公司组队的方式分享经典合作案例,从建筑设计、幕墙深化和施工三个维度深度剖析“总部建筑项目”。
6月17日上半场的会议由房联产业创新研修院副院长、《幕墙设计》杂志主编唐琦主持。
Foster+Paetners建筑事务所合伙人杨西在《总部大楼的幕墙特性和发展趋势总部建筑设计分享》的报告中回顾了总部大楼发展历程。他认为,在设计中将艺术美学与功能需求结合是非常可行的,比如采用被动式和主动式节能设计实现建筑零碳排放,既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向往、传承文化、展现企业形象,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中最佳的案例就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苹果总部大楼。
被称为“着陆的宇宙飞船”苹果总部使用了全球最大曲面玻璃幕墙,将玻璃幕墙运用到了极致。北玻股份与苹果公司多次合作,其中也包括苹果总部大楼。北玻股份玻璃深加工事业部总经理高琦在《苹果改变了我们》的报告中提到,苹果公司对玻璃的要求远高于国标。在苹果公司的项目中,玻璃替代了门、柱子、屋棚的作用,所以对玻璃制作的要求也是前所未有的严苛。16米弯钢玻璃的误差更是小于5毫米。业主严格的要求让北玻感到棘手的同时,他们积极应对挑战,从而实现了一次次技术跃迁。
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盛伟军以项目案例展示智慧自然排烟窗系统、高性能百叶在建筑表皮上的技术应用。自然排烟窗可与建筑屋面、外幕墙系统融合,也可以与BIPV系统完美结合。该公司的自然排烟窗系统已应用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温室花园、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生产基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深圳前海嘉里商务中心项目。高性能百叶系统有着良好的通风性能、优异的防雨性能,成功应用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罗氏诊断(苏州)、深圳能源大厦、武汉恒隆广场、北京地铁4号线、深圳市东部环保电厂等项目。盛伟军说,只要把建筑行业内各细分专业做得越来越精细化、技术化、数字化、信息化,实现智慧建筑就能更进一步。
当日下半场会议由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总工程师 罗多主持。
SOM副总监王伟琦在《面向未来的总部办公设计——SOM在大湾区的新项目实践》报告中,先回顾了SOM在中国市场逾40年设计实践中的经典总部办公项目,包括北京中国工商银行、北京中国保利、广州保利地产,深圳农商银行等各总部项目的共通点和特点,包括针对企业特质的理解和需求为基础,从外在形象和内在功能等全方面思考实现卓越设计目标。并重点介绍了深圳微众银行项目。SOM用建筑的语言体现微众银行的科技、普惠、连接的发展愿景。与传统总部项目相比,微众银行更具包容性和生态建筑特色,重要的是体现“建筑就是科技本身”。以项目所属地块在桂湾街道上的规划特色为基础,SOM通过设计创造了项目于区域周边城市肌理协调的相互对话关系。整栋建筑像一座空中花园,将高效办公空间、协作空间、开敞空间空间融合一体,让人接触自然又隔绝城市尘霾和噪音等影响。悬挑的建筑手法,有效响应了岭南的气候,实现绿色低碳运营。项目设计中还对未来先进交通物流系统的配置有领先的思考,预留自动驾驶、无人机等方式的接口和平台。项目集中体现办公楼现代经典艺术和技术之美,结合未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岭南自然气候和人文,立足深圳前海城市肌理和特色,体现企业文化和愿景,打造出属于项目自身的“微众风”。
在微众银行的幕墙设计中,迈进外墙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协理董事李岩表示,幕墙设计的目的是控制成本,用成熟工艺实现建筑艺术。结合幕墙构造及幕墙造价对建筑方案幕墙专业分析,最终助力建筑效果的实现。在微众银行项目中,采用了轻木、透明低碳玻璃、轻质灰色金属板、与木材颜色一致的金属格栅等材料。木纹吊顶通过三维参数设计生成平面图,贴合自然。悬挑装饰挑翼最大处为2.5米。六米弯弧铝板攻克了技术难关。项目的难点之一是结构构件外露,对防水、排水系统要求很高。该项目采用竖向装饰柱集结构装饰排水功能于一体,排水系统隐藏在结构之外的装饰表皮之内。现场装饰构架整体安装,避免了现场加工缺陷及对玻璃系统二次破坏。
奥雅丽固新技术(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谏介绍了钛产品的优秀性能:耐腐蚀性、热变形小、加工性好、高强度、轻质量、独特“着色”技能。作为建筑装饰材料,该公司的建筑钛产品成功应用于厦门湿地公园TOD、成都大运会火炬塔、重庆军舰博物馆、武汉光谷之星、上海复旦管理学院、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等项目。李谏认为,相比铝板的变形、不锈钢板色差问题,钛产品在新建筑应用、既有建筑更新方面都有前景。
FARRELLS法雷尔建筑事务所董事邓柏基详细介绍了厦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项目设计。项目位于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启动区,四栋塔楼环抱式布局,呈现面向海峡开放与欢迎的姿态,第五座塔楼作为全海景酒店横架在两座塔楼之上,更好地释放地面城市空间,扭转的曲面体现大厦之 “門” 城市意向和景观价值。FARRELLS对流线型塔楼的幕墙合理化策略同样源自总体的建筑愿景:横向线条的立面为使用者提供最大的景观视野;以幕墙单元分层不同的倾斜度和退台,构建整体视觉上的扭转双曲面;渐变的遮阳飘板形态轻盈,光影下塑造大厦之 “門” 的动态轮廓。
厦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的幕墙设计的挑战在于轻盈的飘板要克服厦门台风导致的较大风荷载;统一非单元缝与单元缝的室内外外观;选择合适的材料,满足建筑物的隔热和反光要求等。嘉特纳幕墙(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沈隽介绍说,通过方案比选,采用了3米×4.2米“退台Z型+弯弧单元板”,其优点是自重可抵消部分风荷载产生的提升力,安装相对便利。过程中,克服了朝天缝长期性防水、复杂形状单元板加工精度、负风压下板块抬升的处理、特殊位置防漏气等挑战。
6月18日的DAF大会精彩继续。当日上半场会议由龙湖集团幕墙高级总监郑平主持。
位于上海的保利浦开金融中心打破了建筑垂直向的常规设计,形成了项目标志性的悬挑空间——空中艺阁。KPF设计团队在该项目中采用三个主要策略,强化“滑动的盒子”的概念。通过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措施获得绿建三星的认证。幕墙设计采用了遮阳、高性能玻璃等节能措施,同时还将健康舒适性纳入设计思考。KPF建筑事务所上海总监丁勇现场解答了观众的问题。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于辉介绍了该项目外墙技术解决方案。
HPP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库彦思介绍了“摇篮大楼”项目。从摇篮到摇篮的概念于2002年首次被美国生态建筑师威廉·麦唐纳和德国化学家迈克尔·布朗嘉特共同提出。通过“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可使材料与产品在生产、使用以及循环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益,最后进入生态或工业循环系统,还原具有高等品质的材料和产品。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第一座由多种木材混合建成的办公楼 ——摇篮大楼,由HPP和德国开发商INTERBODEN共同合作设计建造。这都是一个可循环建筑的试点项目。受“从摇篮到摇篮”的启发,建筑采用了大量的仿生设计方法,使建筑物的每个部件在使用后都可以被回收重复使用,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摇篮大楼以其开创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富有创造力的独特造型,引领了建筑的创新性、开放性,赋予了建筑全新的认知维度。
当日下半场会议由VS-A(万山丹)设计事务所创始人罗伯特-扬万山丹主持。
由Aedas设计的重庆高科太阳座项目,其建筑设计理念来自“舞动的极光”,形体体量由直线和曲线相互咬合错叠产生柔中带刚的塔楼视觉效果。Aedas建筑事务所全球设计董事韦业启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理念。该项目体量中最大单层扭拧角度达8.8度/层,远超同类项目,是全球现有的超高层项目单层最大扭拧角度的近1.5倍,是“世界第一扭”宝座的强力竞争者。该项目采用了大量竖明横隐扭面单元式玻璃幕墙系统,独特的建筑造型让太阳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面临许多技术难题。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金诗卉详细解说了该项目的玻璃冷弯应力研究、双曲单元幕墙关键性技术应用。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西部大区运营经理兼西南区域副总经理侯云具体探讨了冷弯扭曲技术在该项目的应用。
赋形未来,是BIG事务所的设计理念。BIG中国区总监杜抒解释说,意思是畅想未来,为未来赋予一个新的形状。BIG希望在全球各地的项目中打造出属于当地文化、环境的地标。在深圳能源大厦项目中,BIG将大厦外立面设计成轻盈起伏的波纹状,具有独特的节能策略。折叠形状的设计和材料经过仔细地计算和精选,减少了整个建筑的总能耗:既能避免阳光直射,又能同时提供充足日光和自然通风,营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Front Inc首席创始合伙人Michael Min Ra介绍了幕墙设计理念,褶叠状的结构,在透明和实墙两侧之间振荡。深圳市方大建科集团有限公司总工文林解说了锯齿幕墙在扭转建筑表皮中的应用。
本次大会由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深圳市注册建筑师协会、房联产业创新研修院共同主办,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产业协作委员会、香港建筑幕墙装饰协会、澳门建筑业协会、澳门金属结构协会、台湾帷幕墙技术发展协会联合支持,上海展业展览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