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各地重大项目开工加快,基建相关高频数据表现活跃,投资信心逐步回升。与此同时,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望提速迎来发行高峰。在项目储备及资金支持加力等利好因素推动下,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继续为稳增长“添砖加瓦”。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大项目投资贡献率提高,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7%,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6.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37.9%,比1月份至4月份提高16.8个百分点。
“上半年,各地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整体表现较好,呈现出规模大、进展快的特征。”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分析称,具体看,新兴高科技产业、民生保障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占比高,园区型、集群化和产业链供应链延链固链类项目多。重大项目建设更加注重整体效果,更加注重前瞻性布局,成效非常显著。
二季度以来,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呈现出稳步推进的特征。比如,6月6日,广东省东莞市举行2023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动工仪式,第二季度东莞市共有50个重大项目动工建设,总投资近327亿元,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工程、民生保障等领域。而在1月份至5月份,该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65亿元,同比增长15.8%,有效支撑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5月18日,湖北省举行2023年二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项目达到2034个,总投资1.1万亿元,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15个、50亿元以上项目28个,武汉、宜昌、十堰、荆州等地项目投资总额均超过千亿元。7月4日,浙江2023年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99个项目总投资6789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18个。据悉,接下来浙江将按月明确开工计划,确保99个项目在8月底前全部开工。尽管4、5两月基建项目施工和开工有所放缓,但高频数据显示,6月基建项目开工率同比和环比齐升,下半年各地重大项目将继续呈现签约、开工、投产持续发力推进的局面。
业内人士表示,重大项目建设对于拉动和扩大有效投资、巩固经济复苏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重大项目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和就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刺激消费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重大项目建设可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保障和基础。
以前述湖北省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为例,公开信息显示,以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为重点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占比达到68%,预计将有力助推湖北省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优链。
下半年重大项目建设将继续保持较好态势。专家表示,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各地也将继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此外,随着国家新基建政策的不断推进,一些新兴产业领域的项目也将有所增加,如数字经济产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今年主要省份重大项目投资规模较去年增长18%、其中投向基建的项目占比明显提升。”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基建订单相对较多、稳增长紧迫性提升下,后续订单施工落地节奏或加快。
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建设,资金保障也将为基建投资“保驾护航”。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为3.8万亿元。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约2.3万亿元,这意味着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量将在1.5万亿元左右,为年内专项债发行高峰。
“三季度开始,财政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财政货币政策需要协同发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近期财政系统正组织申报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随着财政部将剩余地方债额度下达至各省市,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望边际提速,并在三季度基本发完。”专家表示。
“基础设施投资表现与资金保障高度相关。”专家介绍,今年一季度的基建投资增速表现较好,主要来自新增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政策发力。进入二季度,上述政策工具的影响边际减弱。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仍需要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挥专项债对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业内人士预计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工具可能成为增量资金来源。去年,两批金融工具合计投放7400亿元,有力补充了一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资本金。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
此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是下半年稳增长的重要资金来源,去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共投放7400亿元左右,今年预计使用规模可能与去年持平,甚至高于去年。
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谈及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批政策措施中,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专家预测,如果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逆周期政策性工具加码发力,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边际回升。下半年,在财政支持到位叠加项目储备充足等利好因素推动下,基建投资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继续发挥稳增长作用。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