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会发布通知,在该省建筑行业广泛开展“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以下简称“提升站”)建设行动。
通知明确目标任务,该省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中广泛建立“提升站”,原则上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应建尽建。“提升站”建设要纳入本单位职工培训和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常态化开展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活动且取得实际成效。要把“提升站”建设成为农民工学习提高、交流互鉴、创新创造、成长成才的温馨小家。
2023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提升站”,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等市每市应不少于20个,中山、江门、肇庆等市每市不少于10个,其他市每市不少于5个;2024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提升站”,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等市每市累计不少于50个,中山、江门、肇庆等市每市累计不少于30个,其他市每市累计不少于15个;2025年1月起全省各市应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大力推广。
根据通知,“提升站”应有固定场所,因地制宜、相对固定,可结合创新工作室、农民工业校等场所融合设置,占地面积原则上不低于20平方米。配备相关设施和教具,建议配置音视频、远程网络教育等多媒体设备,满足授课、实训、体验等要求。设置企业倡导、农民工喜欢、项目需要的实用性培训体系,包括企业文化、技能提升、维权常识、安全教育等内容。根据项目实际,挖掘聘任一批不同专业特长的劳模工匠、技术工人和农民工骨干,加强与相关院校、培训机构等合作,组建相关稳定的师资团队。“提升站”运维应有一定经费保障,可设立专项经费,也可由单位工会经费、项目工会经费、安全训练经费或技能提升补助经费等按规定补入。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