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筑钢结构

精工钢构集团荣获首届工法大赛四项奖项

日前,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举办的首届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低碳施工结果公示,精工钢构集团4项工法在2866项参赛工法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工法1项、一等工法3项。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是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主管的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也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规格最高国家级质量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主办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由精工钢构、比姆泰客共同完成的激光三维扫描测量与数字预拼装施工工法以“现场答辩、社会公众投票”综合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斩获特等工法,可喜可贺!

特等工法——激光三维扫描测量与数字预拼装施工工法

该项工法利用精度达0.085毫米的工业级激光三维扫描仪对实际加工构件进行扫描实景复制及逆向建模,通过对扫描模型的测量实现构件测量;根据特定算法及拟合方案在虚拟环境下仿真模拟实际预拼装过程,通过扫描模型与理论模型拟合对比分析,实现结构单元整体的数字预拼装,提前将超偏构件进行工厂返修,从而保障现场有序的施工进程。

工法解决了传统实体预拼装存在的施工周期长、资源消耗量大、施工安全风险高的问题,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短工期,绿色环保的施工工法。

工法相关技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卢赛尔体育场等项目中成功应用,并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021年“金协杯BIM大赛”特等奖,被国家发改委评为2020年“绿色推广技术”(钢结构企业唯一)。

一等工法——超大跨度肋环型弦支穹顶结构施工工法

该项工法尤其适用于超大跨度(90米以上)肋环型弦支穹顶结构全过程施工指导,可为该类结构的整体结构安装、临时支撑体系布置、多索索夹节点安装、预应力张拉施工、整体结构位形控制等提供成套的技术解决方案。

工法较好解决了弦支穹顶施工中临时支撑措施量大,多索索夹节点安装工艺复杂、措施及机械用量大、安装精度控制难度高,预应力张拉工序复杂,构件地面拼装效率低等问题,能够达到弦支穹顶结构形与力的统一,并有效保证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成型效果。

工法相关技术成功应用于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二期)主体育馆、中国轻纺城体育中心体育馆、常熟市体育中心(二期)体育馆。工法关键技术已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浙江省建设科学技术奖等奖项。

一等工法——大跨度钢结构漏斗式砂箱群卸载施工工法

该项工法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项目结构形式和现场条件为研究对象,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漏斗式新型砂箱装置开发而成。

单个砂箱可承受150吨压力荷载,可实现竖向150毫米和水平80毫米两个方向的同时卸载,可满足大部分大跨度钢结构工程的卸载需求;可精确控制砂箱排砂速度、查看即时卸载量,精度可达毫米级;采用砂箱群“分区、分级、等距、循环”卸载技术,有效保证了大跨度钢结构卸载的均匀和平稳,确保主体结构和支撑架体系在卸载过程中的安全性;砂箱设计、加工、使用、保管、维护标准化程度高,大大改善设备使用规范性、操作统一性、现场协调难度等。

该工法核心技术荣获2020年浙江省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已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一等工法——大跨曲面屋盖钢结构旋转提升施工工法

该项工法根据屋盖造型和结构布置,将大高差屋盖划分为若干分块单元,各分块单元以“综合拼装高度最小”为原则,绕特定旋转轴旋转一定角度后进行拼装,分块单元以“异速、等比、同步”为原则,采用新型旋转提升数字化控制技术旋转至设计姿态后再提升就位,完成屋盖钢结构施工。

该工法已成功应用于杭州西站、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项目,工法关键技术已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级科技成果2项(分别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专业论文7篇。

精工钢构集团历来重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在二十余年的技术深耕和持续探索中,精工形成了“十二大核心技术体系”,为行业铸就技术标杆。

截至目前,精工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专利1868项、科技成果207项、工法86项、参与编制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167项。

此次4项工法在大赛中斩获佳绩,是对精工钢构集团科技创新工作的肯定。精工钢构集团负责人表示,精工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攀登技术高峰,为实现“数字化、工业化、绿色化”建造方式贡献力量。 (通讯员 杨梅)

2023-08-10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258.html 1 3 精工钢构集团荣获首届工法大赛四项奖项 /enpproperty-->